快訊

缺15到20萬本…外交部:預算遭刪 估10月後護照安全存量吃緊

高雄日式飯糰店被砸 律師願以3.3萬出租30坪店面「搬來台北吧」

台股收19,106點下跌288點 台積電收835元下跌15元

專家:大陸擬派民兵喬裝漁民登釣魚台 拒絕日本控制權

釣魚台列嶼示意圖。圖/路透
釣魚台列嶼示意圖。圖/路透

知名海事安全專家吉原俊井示警,中國打算片面宣布與日本共同管轄釣魚台列嶼,進一步挑戰東京對於有爭議的釣魚台控制權,還可能派海上民兵喬裝漁民登島,以強化其主權主張,從而使美國與日本的聯合應對變得更加複雜。

南華早報報導,吉原俊井是研究中國海洋戰略的權威,曾在美國海軍戰爭學院(US Naval War College)擔任教授。他告訴立場偏右派的日本產經新聞,北京也可能派海上民兵登陸釣魚台列嶼,以進一步宣示主權,此舉將使東京與華府的任何協調反應複雜化。

吉原俊井表示,中國幾乎長時間維持在釣魚台列嶼(日方稱尖閣諸島)周邊海域部署海警船,包括定期進入日方認定的領海。

透過維持在釣魚台海域的存在,北京可主張日方未能有效行使行政管轄權,從而為「中日共同管轄」提供正當性依據。

吉原俊井在產經新聞15日發布的訪談中說道:「(如果)中國能夠證明自己可以在這些海域幾乎保持永久性存在,而日本對此無能為力,那麼日方實際上如何落實其聲稱擁有對這些海域的行政控制權?」

他並說,「為了實質掌控無人居住的尖閣諸島,中國也正打算派出海上民兵喬裝成漁民登島」。

美國已承諾根據1951年「美日安保條約」的規定,在日本遇襲時提供援助,但分析家認為,針對中國海警船和個人喬裝漁民登島的侵擾行徑,將平添美日做出團結一致回應措施的難度。

東京國際基督教大學(International ChristianUniversity)國際關係教授納吉(Stephen Nagy)認為,自從2013年2月一艘中國漁船在日本宮古島附近非法盜採珊瑚遭扣押、船長被捕後,北京已持續擴大使用「法律戰」。

他指出,完全掌控這些島嶼可能是北京突破「第一島鏈」更廣泛計畫的一環,而把中國海洋勢力限制在沿海水域的「第一島鏈」,對於中國任何企圖入侵和占領台灣的行動至關重要。

北京 日本 釣魚台

延伸閱讀

川普突襲參與!日美磋商「震撼教育」 日媒揭內幕:談判節奏全被掌握

川普關稅衝擊 日財務大臣「深感憂心」示警:恐損害經濟復甦

台南市長黃偉哲出席日本弘前櫻花祭開幕式 期待友誼永固

星宇航空台中直飛神戶! 今天起每日啟航日本關西地區

相關新聞

美軍縮編敘利亞兵力!紐時:關閉3基地、撤離數百人

紐約時報報導,隨著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政權於去年12月垮台,美國已開始從敘利亞東北部撤出數...

美科研界風聲鶴唳!前谷歌CEO示警:川普政策或讓與陸科技競爭處劣勢

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導,谷歌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警告稱,美國...

元代中國不是蒙昧的蠻族統治,而是走向國際的「歐亞大交流時代」

對於蒙古作為超廣域世界帝國的一部分來支配,面積超過現在中華地區全境的亞洲東方的時代,若以傳統中國方式來稱之,則為元代中國的時代,對此我們該如何看待?有關這個提問,有許多的立場、看法或是觀點,因人而異。直到稍早之前,元代的中國,換句話說就是蒙古統治下的中華地區,都被視作是文化蒙昧或受到壓抑的時代。藝術也好、文學也好,人們總說,所有中華傳統的文化和精華,其健全的成長和發展、成熟,皆在「異民族」、「征服者」蒙古的統治下受到壓抑和扭曲。或者,毋寧說將統治者蒙古視作文化程度低劣的「野蠻人」,或是極度凶暴的「惡政者」,乃一常識。

可以用納粹符號表達政治不滿嗎?反思極權符號再現

近日台灣的大罷免連署行動中,罷免民進黨立委李坤城的領銜人宋建樑因涉及連署不實,於4月15日遭新北地檢署約談。宋建樑在出席約談時配戴納粹臂章、手持希特勒自傳《我的奮鬥》(Mein Kampf),並行納粹禮進入偵查大樓。

傳以擬襲伊朗核設施 川普不允

紐約時報引述白宮官員及消息人士報導,以色列原本計畫最快五月空襲伊朗核設施,並認為美國會同意。但由於美國國安團隊意見分歧,...

美又襲葉門 至少74死 15個月以來最大死傷

葉門武裝團體青年運動十八日說,美國中央司令部十七日晚間對濱紅海的葉門荷台達省港口拉斯伊薩發動空襲,造成至少七十四人喪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