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眾量級」母公司涉逃漏稅!家寧一家人全成被告 母怒:不要再拍了

美科研界風聲鶴唳!前谷歌CEO示警:川普政策或讓與陸科技競爭處劣勢

據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導,谷歌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警告稱,美國政府的政策正對美國科技創新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可能導致美國在與中國大陸的科技競爭中處於劣勢。(路透資料照)
據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導,谷歌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警告稱,美國政府的政策正對美國科技創新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可能導致美國在與中國大陸的科技競爭中處於劣勢。(路透資料照)

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導,谷歌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警告稱,美國政府的政策正對美國科技創新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可能導致美國在與中國大陸的科技競爭中處於劣勢。他並指,政府削減科學研究經費、威脅凍結大學經費、無故剝奪留學生簽證等行為是「錯誤攻擊科學」。

陸媒「觀察者網」指出,施密特是在美國國會新興生物技術國家安全委員會(NSCEB)與美國無黨派智庫「特別競爭研究計畫」(SCSP)日前共同主辦的「人工智慧+生物技術高峰會」(AI+Biotechnology Summit)上作出上述表態。SCSP的目為如何在美中科技戰「競贏」中國大陸向美政府建言,施密特為創始人。

施密特指出,從大舉削減聯邦科研經費、以「打擊校園反猶太主義」為由威脅凍結高校資金,到無故剝奪留學生簽證,美國總統川普的一系列做法令美國科研界風聲鶴唳。如果川普繼續這種做法,或導致美國輸掉與中國大陸的科技創新競爭。

施密特表示,美國在科學創新上的領先地位依賴政府、大學和資本之間的三方合作模式,而如今的政策正在打破這種長期形成的平衡。川普政府正借削減科研資金一事「錯誤地攻擊科學」。若政府是對個別科學家或科學研究有意見,那沒問題;但現在看起來像是對整個美國科學的全面攻擊。美國「面對的是正在為此投入萬億美元的中國,而我們卻在胡搞,不給那些本該發明我們未來的人提供經費。」

施密特指出,這種全面攻擊美國科學的行為「過於愚蠢」,最終損害美國的科技創新能力,即便華盛頓修正路線,損害也已經造成。他也提到,一些原本在美國工作的科技人才因為科學研究環境惡化而計劃離開美國,許多美國大學也因擔心政府削減經費而處於「凍結招募」狀態,因校方「非常害怕這屆似乎在故意扣留其數以億計美元經費的政府」。

除了研究機構,川普近期的系列措施也影響了許多國際學生。根據統計,自3月下旬來,全美170多所高校約1,100名國際生及應屆畢業生的簽證或身分,在校內「學生和交流訪客計畫」(SEVIS)中被撤銷。其中,有些人是因表達異議,如參加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動,但更多人是因不明原因。截至18日,有超過100名受影響的國際學生聯合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恢復合法身分並阻止美政府繼續實施該政策。

川普 美國 谷歌

延伸閱讀

加總理因應關稅戰 喊話增國防預算

川普打擊無證客受挫 最高法院令暫停驅逐委內瑞拉黑幫移民

WSJ曝白宮宮鬥新篇:趁納瓦羅不在 2部長說服川普關稅急轉彎

哈佛槓上川普一場烏龍?白宮事後稱發信「未經授權」

相關新聞

教宗方濟各驚傳逝世 享壽88歲

英國天空新聞報導,梵蒂岡宣布,教宗方濟各逝世,享壽88歲。

教宗方濟各88歲逝世,昨日才見美國副總統范斯

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2025年4月21日榮歸主懷。

美科研界風聲鶴唳!前谷歌CEO示警:川普政策或讓與陸科技競爭處劣勢

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導,谷歌前執行長施密特(Eric Schmidt)警告稱,美國...

美又襲葉門 至少74死 15個月以來最大死傷

葉門武裝團體青年運動十八日說,美國中央司令部十七日晚間對濱紅海的葉門荷台達省港口拉斯伊薩發動空襲,造成至少七十四人喪生、...

教宗方濟各蒙主恩召 各國領袖紛紛哀悼

梵蒂岡宣布教宗方濟各21日辭世,英國天空新聞報導,美國、法國、英國和德國等各國領袖紛紛發文哀悼。

尹錫悅內亂罪第2次庭審 質疑證人作偽證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今天為涉嫌主導內亂案出庭,他與證人就是否指示「拖出議員」展開激烈攻防,並質疑陸軍首都防衛司令部第1警備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