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掃蕩難除 聯國:亞洲詐團像癌症 非洲、南美遭滲透

聯合國21日在一份報告中稱,在幕後操控數十億美元網路詐騙產業的亞洲犯罪集團,正迅速向全球擴張,連南美與非洲地區都已遭滲透,而東南亞各國的掃蕩行動並未能有效遏止其活動。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指出,近年來在東南亞興起的這些犯罪網絡,開設了可容納數萬名「員工」的大型詐騙園區,許多人是被販運來並被迫從事詐騙工作,如今已演變成一個高度組織化的全球性產業。
盡管東南亞各國政府已加強打擊力度,UNODC指出,犯罪集團仍持續轉移據點,「一場可能無法逆轉的外溢效應已經發生……讓這些犯罪團體可以依照其需求,自由選擇與遷移其活動據點」。
UNODC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代理代表霍夫曼(Benedikt Hofmann)形容,「它像癌症一樣擴散。當局在一個地區進行治療,但病根永遠不會消失,只是轉移而已」。
根據保守估計,全球存在數百個大型詐騙農場,每年產生數百億美元的利潤。UNODC呼籲各國攜手合作,加強打擊這些犯罪集團的資金流動。
另外,英國衛報報導,Google(谷歌)本月發布報告指出,去年一名北韓假IT人員被發現至少以12個身分在歐洲各地及美國求職,其中包括國防部和其他政府單位職位。這類假IT專業人士會採用一種新手法,即一旦成功受雇,就會不斷以外洩公司敏感資料作為威脅。
Google威脅情報部門首席分析師霍奎斯特(John Hultquist)表示,「北韓在美國正面臨壓力,因而將焦點轉向英國,以拓展其IT人員手法。北韓在歐洲規模最大的操作行動就在英國。」
北韓的假IT人員詐騙通常會在「協調人」協助下運作。這些協調人身處不慎雇用北韓特工的公司所處國家,負責提供重要協助,例如提供假護照或當地實體地址。一旦假冒北韓IT人員被公司雇用,他們的工作用筆記型電腦就會寄到這些地址。
之後,這台筆電就會被交給一名替平壤工作的北韓人士,此人通常與協調人身處不同國家。據悉有些北韓假冒IT人員也會利用企業「自備裝置」的要求,這種情況下他們使用的電腦就更不容易被追蹤。
資安公司Secureworks的北韓專家克恩(Sarah Kern)警告,這類威脅「比許多公司所認為的更加普遍」。她建議英國公司透過徹底審核應徵者身分,並針對自身人事部門施以相關教育,並應透過實體或視訊方式來面試應徵者;Google的霍奎斯特也抱持相同看法。
克恩說:「我們發現,他們(假冒北韓IT人員)會極力避免(與雇主的)視訊面談,因為他們通常身處一個工作中心,也就是在一個小房間內有許多這類北韓工作人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