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索馬利亞不認台灣護照「30日起禁入境」 外交部:中國唆使

是你嗎!大樂透1億元頭獎1注獨得 竟開在台北有錢人最多的地方

美股早盤/標普500小跌 亞馬遜被白宮狠批「股價下殺逾2%」

全球軍費去年2.7兆冷戰後新高 歐洲升17% 這國連30年擴張

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報告指出,由於俄烏戰爭,烏克蘭、俄國和眾多歐洲國家去年軍費增加;圖為俄羅斯28日空襲烏克蘭頓內次克州,受損的民宅被燒毀。(美聯社)
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報告指出,由於俄烏戰爭,烏克蘭、俄國和眾多歐洲國家去年軍費增加;圖為俄羅斯28日空襲烏克蘭頓內次克州,受損的民宅被燒毀。(美聯社)

據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8日報告,去年全球軍事支出達2.72兆美元,年增達9.4%,這是自上世紀冷戰結束以來增幅最大的一年。東亞國家增加7.8%至4330億美元,創15年以來最大增幅,凸顯地緣緊張情勢升溫之際,各國持續強化作戰能力。

該報告提到,地緣政治緊張升高,全球各區域軍事支出均呈現增加,尤其是歐洲和中東,歐洲多國的軍事支出出現空前成長。去年有逾100國的軍事支出增加,包括軍事支出前15大的國家。

該報告寫道,在各國政府愈來愈看重軍事安全下,往往就排擠其他領域的預算,在經濟與社會支出上的取捨,恐在接下來幾年對社會帶來重大影響。

俄烏戰爭以及隨之而來的美國對北約組織(NATO)承諾感到懷疑,使包含俄羅斯在內的歐洲軍事支出攀升17%,超過冷戰結束時的水準。

針對交戰雙方,估計俄國去年軍事支出達1490億美元,年增達38%。這是2015年的兩倍,相當於俄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7.1%,以及其政府總支出的19%。

烏克蘭軍事支出成長2.9%,達647億美元。這相當於俄國軍事支出的43%、占烏克蘭GDP的34%,使烏克蘭淪為去年全球軍事負擔最重的國家。

該智庫認為,基輔現將全部稅收收入用於軍事支出,在如此緊縮的財政空間下,要持續增加軍事支出將面臨挑戰。美國去年軍事支出增加5.7%,達9970億美元,占去年北約總支出的66%、全球軍事支出的37%。

SIPRI的資料顯示,軍事支出居世界第2、僅次於美國的中國,去年國防開支估計達3140億美元,年增7%創2015年以來最大增幅,並寫下連續30年擴張。

SIPRI指出,促使中國不斷提高軍費的動力,很大程度是為了其長期目標,也就是最晚在2035年完成軍隊各領域現代化。報告提到,中國去年建立了「軍事航天部隊」及「網絡空間部隊」,並已迅速強化核子武器庫。

中國軍事力量不斷增強及地緣政治緊張,已激起鄰近國家擴軍。例如日本去年提撥的國防費用年增21%至553億美元,創1952年以來最大增幅,並使其軍費負擔達到1958年以來最高水準,相當於其國內GDP的1.4%。

在亞洲其他地方,東南亞國家軍費去年增加7.5%至549億美元,同樣創2015年以來最大漲幅。其中新加坡提高3%,菲律賓激增19%。菲國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去年12月矢言要將國軍打造成「世界級軍隊」。

冷戰 軍費

延伸閱讀

去年東亞軍費創15年來最大增幅 大陸增幅創9年新高

南海緊張局勢升高 菲、紐將簽署軍隊互訪協定

2024全球軍費達2.7兆美元 增幅創冷戰結束後新高

教宗方濟各喪禮4月26日舉行 教廷:130外國代表團參加

相關新聞

「秘密會議」真實上演!義大利樞機主教涉詐欺定罪 宣布退出教宗選舉

義大利一名被梵蒂岡宣判觸犯金融犯罪的樞機主教貝丘(Giovanni Angelo Becciu)29日說,他不會參加5月...

西班牙停電影響範圍大!格陵蘭電信服務、摩洛哥網路中斷

格陵蘭島局部地區昨晚無法使用電話、手機簡訊及網路服務,業者表示,可能與伊比利半島大停電有關。這次斷電也影響到北非國家摩洛...

克什米爾緊張升溫 巴基斯坦稱擊落印度無人機

巴基斯坦國營電台今天報導,軍方在克什米爾印巴實際邊界一帶擊落一架印度無人機。一週前,克什米爾才發生多年來最致命的平民攻擊...

李在明涉違選舉法將宣判 恐5年無法參選公職

韓國最高法院今天宣布,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的刑事案件訂於5月1日宣判。判決結果可能決定目前選情最...

增進日菲安全關係 石破茂訪馬尼拉防「印太緊張升高」

對菲律賓進行兩天訪問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定今天會見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印太地區緊張持續升高,華府兩個亞洲盟友尋求提升安全和經...

未當過議員卻出任加拿大總理 卡尼自詡擅長危機處理

加拿大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今天贏得聯邦大選,將繼續執政。卡尼從未擔任國會議員卻出任總理,這在加國史上是頭一遭,但他過去曾...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