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近10小時偵訊…貴婦奈奈200萬元交保 戴上電子腳鐐離去

「我們堅持要回國」蘇丹內戰趨緩 大量難民從埃及返國重建家園

蘇丹自2023年4月爆發內戰,導致1300萬蘇丹人流離失所。埃及接收約150萬蘇丹難民,成為蘇丹難民最大接收國。隨著蘇丹國內衝突近期趨緩,大量蘇丹難民自開羅返回蘇丹。圖為4月28日,蘇丹首都喀土穆被毀壞的共和國宮。法新社
蘇丹自2023年4月爆發內戰,導致1300萬蘇丹人流離失所。埃及接收約150萬蘇丹難民,成為蘇丹難民最大接收國。隨著蘇丹國內衝突近期趨緩,大量蘇丹難民自開羅返回蘇丹。圖為4月28日,蘇丹首都喀土穆被毀壞的共和國宮。法新社

蘇丹自2023年4月爆發內戰,導致1300萬蘇丹人流離失所。埃及接收約150萬蘇丹難民,成為蘇丹難民最大接收國。隨著蘇丹國內衝突近期趨緩,大量蘇丹難民自開羅返回蘇丹。

蘇丹戰後雖仍滿目瘡痍,一名蘇丹女藝術家表示:「出於愛國情懷,我們多人堅持要回國。」

國際移民組織(IOM)4月28日發表聲明指出,近期蘇丹政府軍已收復首都喀土穆(Khartoum)及蘇丹中部地區,許多蘇丹難民試圖從各自的避難國家返回家園。目前返回蘇丹的難民人數累積到16萬5000人以上,從埃及返回蘇丹的人數,在過去3週增加44%。

埃及媒體「金字塔報」(Al Ahram)報導,聯合國統計,2023年蘇丹政府軍與準軍事團體「快速支援部隊」(RSF)爆發武裝衝突以來,約1300萬人流離失所,其中約860萬人留在國內,近400萬人逃至國外。

金字塔報報導,埃及接收蘇丹難民人數占埃及所有登記難民的72%,也成為蘇丹難民最大接收國。

報導指出,2023至2024年間,埃及各地租金價格飆漲,除了因為國內欠缺美元引發的持續通貨膨脹,也受到大量蘇丹人湧入導致的住房需求急劇成長影響。根據房地產搜尋網站Property Finder數據,2023年第一季平均租金價格較前一年同期上漲24%。

迫於近兩年的經濟窘境,埃及去年7月開始嚴厲打擊非法居留的蘇丹人,不但關閉無照的蘇丹學校和商店,也拒絕再發放居留證給新申請的蘇丹人。

聯合國高級官員去年3月表示,這場歷時約一年的衝突,使蘇丹陷入「近代歷史上最嚴重的人道主義惡夢」,數萬人死亡,並在蘇丹境內引發世界上最嚴重的饑荒危機。

據報導,蘇丹難民回家是一筆不小的經濟負擔。從埃及首都開羅出發的蘇丹難民,須先搭乘過夜長途巴士,到達埃及南部城市阿布辛貝(Abu Simbel),通過安全檢查後,繼續搭乘渡輪穿過納瑟湖(Lake Nasser),最後抵達蘇丹城市瓦的哈法(Wadi Halfa)。

一名預計自開羅返回蘇丹的女畫家受訪表示,她在戰爭期間多次流離失所。現在戰火雖已平息,民兵組織也消失,但遭受嚴重破壞的基礎設施未能修復,水電供應也不穩定。

這名31歲的畫家說:「戰後最艱難的事莫過於,回到家鄉卻發現家園已消失。但我們熱愛我們的國家,我們仍想回到家鄉,也對這些挑戰抱持共同奮鬥的希望。」

埃及 蘇丹 難民

延伸閱讀

學者:香港曾是越南難民第一收容港 今成移出政治難民

運20亮相中埃空軍聯合訓練 不排除為埃及戰機空中加油

台商耕耘20年 成就埃及最大自動化成衣廠

陸、埃空軍聯合訓練登場 共軍運20、殲10等亮相

相關新聞

「我們堅持要回國」蘇丹內戰趨緩 大量難民從埃及返國重建家園

蘇丹自2023年4月爆發內戰,導致1300萬蘇丹人流離失所。埃及接收約150萬蘇丹難民,成為蘇丹難民最大接收國。隨著蘇丹...

韓悳洙才請職…南韓副總理兼財長崔相穆也遞辭呈!由教育部長代理總統

韓聯社報導,繼南韓代理總統韓悳洙稍早請辭準備參選總統後,南韓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崔相穆也在當地時間1日晚間10時28分請辭。

愛沙尼亞:備妥數百名士兵參與志願者聯盟援烏

英國和法國3月提出組建「志願者聯盟」,透過派兵烏克蘭的方式協助穩定俄烏停火後的局勢。愛沙尼亞總理麥克爾昨天表示,愛沙尼亞...

印巴緊張升溫 巴屬克什米爾逾千所宗教學校停課10天

因擔心印度可能採取軍事行動報復上週發生的致命攻擊,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Pakistan-administered K...

重大里程碑!北韓、俄羅斯開始興建首條跨境公路 雙方讚關係進一步擴大

美聯社報導,北韓和俄羅斯宣布,已開始興建兩國間第一條跨境公路,並稱在兩國邊境河流上興建的橋梁是重大進展,將進一步擴大兩國...

大阪小學附近汽車衝撞!至少7學童受傷…嫌犯:厭倦一切 想撞死幾名小學生

日本NHK報導,日本大阪市西成區大阪市立千本小學附近1日下午放學時發生汽車衝撞學童事件,至少有七名學童受傷。警方以殺人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