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職/古林睿煬5局15上15下 日本球迷喊「完美」

MLB/運動家投手教練看林維恩天賦過人 像年輕版大谷翔平

梅雨季到!穿雨衣騎車仍成落湯雞 老手曝「絕對防禦」法:全身乾爽

美伊核談判周日繼續 川普下周訪問中東

圖/德國之聲
圖/德國之聲

美國和伊朗將於周日(5月11日)在阿曼蘇丹國舉行新一輪核談判,而川普即將在下周訪問中東。

川普將訪問海灣地區的三個阿拉伯君主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聯酋。他曾表達希望與德黑蘭達成協議,以避免以色列對伊朗核計劃發動軍事打擊,從而引發更大範圍的戰爭。

此前,在阿曼和意大利羅馬舉行的三輪談判結束時,雙方都表達了樂觀態度。儘管美伊敵對已持續四十年,但目前的外交氣氛被形容為友好。

不過,這些談判尚未進入技術細節,許多基本問題仍未解決。

川普的朋友、全球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Steve Witkoff)曾表示,將允許伊朗為民用目的保留低濃縮鈾的靈活性。

但在周五(5月9日)發布的一次採訪中,維特科夫明確地給出了不同的信息。他表示,川普政府將反對伊朗進行任何形式的鈾濃縮。

他在右翼媒體《布賴特巴特新聞》上說:「伊朗絕不能再擁有鈾濃縮計劃。這是我們的紅線。絕不允許濃縮。」

他說:「這意味著要拆除,這意味著不能武器化,也意味著納坦茲、福爾多和伊斯法罕──他們的三個濃縮設施──都必須被拆除。」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此前曾提出,伊朗可以進口用於民用能源的濃縮鈾。

川普在第一任期內退出了前總統歐巴馬促成的伊朗核協議。該協議允許伊朗在遠低於武器級別的標準下進行鈾濃縮。

「要麼好好地炸,要麼狠狠地炸」

伊朗是否會自願完全拆除其核計劃並放棄所有鈾濃縮活動?許多觀察人士表示懷疑。

不過,過去一年中,伊朗的處境變得更加不利。以色列重創了伊朗支持的黎巴嫩什葉派武裝組織真主黨,使其在戰爭中反擊的能力大為削弱。同時,伊朗在阿拉伯世界的主要盟友、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在去年12月被推翻。

以色列還打擊了伊朗的防空系統。在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進行恐怖襲擊之後,兩國關係公開惡化,爆發了衝突。哈馬斯同樣得到伊朗政權的支持。

川普本人也承認,他在伊朗政策上面臨矛盾。他表示,自己在第二任期伊始,一些鷹派顧問曾敦促他加強對伊朗的壓力,而他對此持保留態度。

在周四(5月8日)的一次採訪中,川普表示,他希望「徹底驗證」伊朗有爭議的核活動已經停止,但希望通過外交途徑實現。

他對保守派電台主持人休‧休伊特(Hugh Hewitt)說,他寧願「達成交易」,也不願看到軍事行動。

川普說:「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好好地炸,要麼狠狠地炸。」

伊朗外長阿巴斯‧阿拉克齊(Abbas Araghchi)表示,阿曼作為調解方提出周日為談判日期,雙方都已同意。

阿拉克齊在伊朗媒體發布的視頻中說:「談判正在推進,自然地,越往前走,我們需要的磋商就越多,代表團也需要更多時間研究問題。」

他說:「但重要的是,我們正在前進,逐步進入細節階段。」

儘管談判在進行,川普政府仍不斷加碼對伊朗的制裁,這激怒了德黑蘭。周四,美國又制裁了中國一家煉油廠,這是伊朗石油的主要出口市場。

自川普退出歐巴馬時期協議以來,美國一直試圖利用其影響力阻止所有國家購買伊朗石油。

美國總統的出訪歷程

除了赴梵蒂岡參加前教宗方濟各的葬禮之外,這趟中東之行是川普第二任期的重要外交行程。

自1900年以來,據法新社統計,美國總統共進行了834次出訪,訪問了116個國家和地區。

二戰前,由於交通限制,美國總統的外訪主要集中在拉丁美洲。二戰後,歐洲成為美國總統首選的出訪地區。

蘇聯解體後,東歐成為克林頓和小布希總統頻繁出訪的地區。

在1970年代以前,沒有美國總統訪問過中東。

尼克森在1974年6月首次訪問中東,走訪了沙特阿拉伯、敘利亞、以色列和約旦。

從克林頓時代起,美國總統越來越多地訪問中東,試圖調解巴以衝突,也捲入了該地區的其他衝突。

以色列的重要性也由此凸顯,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國務卿訪問以色列次數達到169次,遠超同一時期對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訪問總數。

進入歐巴馬和川普第一任期,東亞和東南亞也成為美國總統重視的出訪地區,兩人四分之一的外訪都集中在亞洲。

歐巴馬政府時期,美國推出「亞太再平衡」政策,試圖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地區影響力。

在這一戰略框架下,美國對傳統盟友日本的依賴加深。日本也因此成為歐巴馬和川普總統外訪中排名第二的目的地。

(法新社)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相關新聞

會不會還有另一個川普出現?失序的世界已難翻盤

美國總統川普發起貿易戰打破全球經濟秩序,撕毀條約並暗示華府可能不再保衛歐洲,還逐步瓦解許多政府機構。這些改變影響深遠,讓世界持續動盪,侵蝕對美國的信任,即使川普4年後下台,他帶來的許多改變也很難翻盤。

2025年防衛白皮書草案 日憂陸常態在台周邊軍演

日本共同社引述相關人士獨家報導,日本政府二○二五年版防衛白皮書草案九日曝光,提到中國大陸在台灣周邊的軍演等活動頻頻,意圖...

川普就要格陵蘭 比照帛琉等國 祭軍事外交雙重手段

路透九日引述兩位美國官員和一位知情人士報導,華府正討論以美國與太平洋島國之間簽署的自由加盟協約(COFA)形式,將格陵蘭...

韓保守派扶韓悳洙 放棄金文洙 國民力量黨陷內亂

南韓保守派最大黨國民力量黨十日放棄三日在黨內總統初選出線的黨籍總統參選人金文洙,並重啟提名程序。原本無黨籍的前代理總統兼...

美伊核談判周日繼續 川普下周訪問中東

美國和伊朗將於周日(5月11日)在阿曼蘇丹國舉行新一輪核談判,而川普即將在下周訪問中東。

日本自民黨擬設新組織加強外交 麻生、高市任要職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為了加強外交實力,將在黨的政務調查會成立戰略本部(小組),正協調本部長(小組召集人)由自民黨最高顧問麻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