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中突然一團和氣?美專家指3原因 警告北京「好運到頭」下場

時代雜誌(Time)8月16日發表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經濟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專文,以「為何現在美國與中國一團和氣?」為題指出,美國突然對中國大陸的態度大轉變有3個原因:美中互有制衡武器、需要提振各自國內信心,以及希望秋季促成川習會。但甘思德認為,美中關係回暖預估不會太久,一旦北京「好運用完」、惹怒川普,美國對北京將重新轉趨強硬。
美中在全球領導權上長期對立,川普總統第二任期初期對北京祭出高達145%關稅,關係一度緊張。然而近四個月以來情勢逆轉,雙方5月在日內瓦達成90天停火協議並持續延長,白宮還讚揚北京「合作與靈活」。同時,川普政府未關閉TikTok、拒絕台灣總統賴清德過境,並允許輝達與超微在華銷售先進晶片,釋出連串善意。
甘思德指出,美國突然對中國態度大轉彎,而且還是美國對金磚國家與部分傳統盟友採取強硬手段之際,背後的原因有3個。
首先, 如今北京也握有制衡華府的武器。北京遭遇川普重稅予以報復關稅反擊,更利用在稀土礦物與磁鐵方面的全球主導地位作為籌碼。川普隨後放軟態度,降低部分關稅並重啟對話,北京因而相信自己已掌握「川普總是退縮」(TACO)的公式。
其次,美中都希望提振國內經濟信心。習近平亟需鞏固財政、整合產業並避免出口遭遇更多外部障礙。美國雖經濟表現穩健,但民眾對出口市場流失、通膨、赤字與潛在衰退的憂慮日增,川普同樣需要一劑定心丸。
第三,美中皆期盼促成秋季川習會。川普4月起便表達希望與習直接對話,推動能在美國國內包裝為「促進商機、打擊芬太尼」的協議。習近平方面,部分中國專家近幾周透露,習近平更希望避免在外交場合受辱,因此在川普一再讓步下,中方可能想趁勢鞏固既有成果,甚至進一步要求在關稅、出口管制與台灣問題上獲得更多讓步。
然而,甘思德警告,美中之間的短暫和氣只是因短期利益契合。雙方在經貿結構、台灣與其他主權爭議熱點,以及對國際秩序的競爭願景上,分歧根深柢固,不可能靠談判暫時粉飾太久。
甘思德指出,北京最終可能「好運氣用盡」:若在談判中讓步不足,或過度逼迫以期再造TACO,恐觸發川普激烈抨擊與政策反彈。川普的不可預測性意味著美國對中策略隨時可能急轉直下,任何對華府的線性預測將是風險賭注。北京清楚與川普的任何協議都不是永久的,只能把握當下「短暫的平靜」,同時準備迎接下一輪升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