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客寧願吃超商!京都日式旅館曝「不供餐」背後辛酸:廚餘堆積如山

根據日媒「東洋経済Online」報導,京都旅館近年悄悄出現一股「不供餐」的趨勢,愈來愈多老字號旅館選擇不再提供傳統的一泊二食服務。這不單是因為人手不足,更源自外國觀光客對日式料理期待與實際體驗間的落差,引發諸多誤解與抱怨。
報導指出,某家百年歷史的京都料理旅館A,自料理長退休後停止提供晚餐,僅保留簡單的自助式早餐。業者表示,九成住客為外國旅客,但多數人原本期待的是社群媒體上介紹的拉麵和充滿霜降牛肉的壽喜燒,所以預約了附早餐和晚餐的方案。但沒想到實際上到了京都後,對豆腐、煮物等清淡的傳統料理接受度不高,許多人在首餐後便要求取消剩餘餐食,寧願去速食店和便利商店購買。廚餘堆積如山,業者苦不堪言,語言溝通困難也讓退款與爭議不斷,影響營運士氣。
除旅館A外,其他旅館也紛紛轉型。旅館B取消便當方案,改由員工協助訂位熱門餐廳;旅館C則全面改為不附餐的純住宿型態;而旅館D則在餐點中加入壽喜燒與涮涮鍋等「觀光客友善料理」,成功提升滿意度與銷售量。各家旅館在調整策略之餘,也透露過度依賴外國客源的隱憂,擔心國際情勢或疫情再次打擊觀光產業。
京都旅館業者正面臨轉型關鍵期,傳統與創新、地方文化與全球市場間的拿捏成為當前最大課題。如何在保持日式待客精神的同時,兼顧多元需求與營運現實,將是未來能否穩健生存的關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