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樂透頭獎開出!獎落這縣市「一人獨得1.59億元」 幸運兒明天免開工

批准中國大陸特許經營運河港口 巴拿馬虧本超過320億元

巴拿馬運河。路透
巴拿馬運河。路透

巴拿馬政府正在調查特許經營運河港口的中國企業,是否涉及官商勾結,損害巴拿馬國家利益。該公司多年來3次修訂合約,談判過程不透明,形同黑箱作業,讓巴拿馬政府至少損失10億美金(約新台幣320億元)的收入。

巴拿馬主流媒體「新聞報」(LA PRENSA)報導,隸屬於香港「長江和記實業」的中國企業「巴拿馬港口公司」(Panama Ports Company, PPC),在1997年1月取得巴拿馬政府批准,特許經營運河兩端的巴爾博亞港(Balboa)和克里斯托巴港(Cristobal)兩個關鍵港口25年。

「巴拿馬港口公司」最初承諾每年向政府繳納固定費用2220萬美金及收入的10%。但是在2005年修改合約決議,卻取消了繳納固定費用的規定,改將每個貨櫃的處理費從6美金提升到9美金,並且要求該公司投資改善港口設施。該合約前前後後總共修訂了3次,但是越修條件對「巴拿馬港口公司」越有利,引人質疑。

而在2010年,巴拿馬政府將貨櫃處理費定為12美元後,同時要求從2013年開始,每5年要重新審視合約條款。但是到現在已經過去近12年,費用仍然沒有重新調整。

「新聞報」(LA PRENSA)指出,依照2010年制定的每個貨櫃12美元的費用標準,如果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分別在2013年、2018年和2023年進行調整的話,現今每個貨櫃運輸的費用應該在16美元左右,而不是現行的12美元。雖然運河港口有其他國家企業經營,但是中國掌握的兩個最關鍵的港口,從2010年現在,至少讓巴拿馬政府短收10億美金的稅收。

而巴拿馬前政府多次合約條款調整,明顯圖利中國企業。談判條件和過程拒絕公開透明,許多資料更被前政府列為「機密」,導致有關單位無法審查。

「巴拿馬港口公司」還以會影響營運獲利為由,強烈反對並企圖阻止巴拿馬政府在其擁有的克里斯托巴港(Cristobal)附近,擴建太平洋沿岸港口設施,也引發國家發展和企業利益衝突的爭議。

此外,「巴拿馬港口公司」自從1997年,獲得運河港口長達25年特許經營權後,又在2021年依照「自動續約條款」,又取得25年的特許經營權直到2047年。但巴拿馬現任總統穆里諾(Jose Raul Mulino)政府認為,港口運營續約過程不透明,不僅涉及貪腐弊端,更可能成為中國在各地推動「一帶一路」中常見的「債務陷阱外交」,因此下令審計部門動員調查該公司。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當地時間2月1日晚間抵達巴拿馬,預計2日上午10點會見總統穆里諾並舉行會談。盧比歐也將和運河管理部門面對面。這也是自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奪回」巴拿馬運河以來,兩國官方首度正面交鋒。

巴拿馬運河 美金 貨櫃

延伸閱讀

魯比歐:若美中衝突 北京會關閉巴拿馬運河

美凍結援外支出 盧比歐宣布豁免人道主義計畫

美國務院:盧比歐出訪巴拿馬等地 攸關對抗中國

負資產多於正資產 湖人教頭瑞迪克如何在下半季扭轉乾坤

相關新聞

DeepSeek血洗AI股!道瓊點評「科技七雄」 這一家受惠最多

陸廠DeepSeek以低價打造出媲美ChatGPT的人工智慧(AI)模型,讓輝達(Nvidia)等概念股股價狂瀉。外界憂...

英媒:歐盟擬加強監管大陸電商 要為非法商品負責

英國「金融時報」今天指出,針對在網路上販售的危險和非法商品,歐盟正計劃要讓中國跨境電商業者Temu、Shein與亞馬遜市...

DeepSeek中英版本實測:一個問題兩種答案 這些涉台議題「回完秒刪」

德國之聲分別用中文和英文分別對DeepSeek就一系列話題進行了測試,從政治到經濟...

5年內若做不出賺錢電動車⋯ 福特CEO:我們未來市場會只剩北美

過去美國汽車車主偏好更大、更寬敞的車輛,但如今小型車市場卻異軍突起。

法人看未來一周 美股有三大觀察變數

富蘭克林投顧指出,未來一周美股有三大觀察變數。首先是聯準會(Fed)政策。Fed在1月29日決定利率維持不變,可留意官員...

工業和汽車業需求不振 意法半導體傳將裁員最多3,000人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傳出正考慮透過優退和遇缺不補的方式,裁減人力多達6%左右,相當於最多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