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高雄驚悚殺人剝皮還分屍 狠心凶嫌一句話撇清恐怖行徑

寒流來了大範圍降溫!20縣市低溫特報 只有屏東、澎湖未納入

資金凍結:全球反詐恐受影響,台灣也受害?

蘋果陷中美角力漩渦:關稅大刀下 台積電晶片和大陸市場都藏風險

蘋果公司陷入中美角力漩渦。路透
蘋果公司陷入中美角力漩渦。路透

以中國大陸為最大製造中心、美國為最大市場的蘋果公司(Apple)捲入了地緣政治鬥爭升級的漩渦中,可能面臨更高關稅和監管調查。

在iPhone銷售低迷、AI競賽落後的情況下,川普政府對大陸製商品加徵10%關稅對蘋果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而北京也在考慮對蘋果應用程式商店的政策啟動調查,不過這個過程早在川普上任前幾個月就已經開始。

蘋果的智慧手機對手立即享有優勢。三星電子的大部分設備都在中國大陸境外生產,比如越南和印度,意味該公司不會陷入關稅困境,不用在漲價或犧牲利潤當中做出艱難選擇。不過如果貿易戰擴大,最終被波及的可能不僅僅是中美兩國。

在川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蘋果以三星將受益為由,成功獲得iPhone的關稅豁免許可。現在還不清楚這招還能否奏效。蘋果還有另一個潛在阻力:川普還提出對晶片加徵關稅的想法,包括台灣生產的晶片,而蘋果大部分晶片都來自於台灣。

除硬體成本增加之外,蘋果還面臨進一步失去大陸市場的風險,該公司最近幾季在中國的銷量已經下滑。

彭博行業研究的分析師Anurag Rana表示,「硬體還不算什麼,比較讓人擔心的是反美言論的增加會讓蘋果受到牽連,更大問題是北京對蘋果最賺錢業務之一應用程式商店的審查」。

目前,華爾街預計關稅不會對蘋果利潤產生重大影響。Evercore ISI分析師Amit Daryanani預計,每股盈餘可能下降3%至4%。但這對蘋果3,000億美元的設備業務來說,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升高了在包括美國在內其他國家擴大生產的緊迫性。蘋果股價今年累計下跌4.36%。

蘋果的代表不予置評。

全面的製造業轉型需要數年時間,而且會帶來一些副作用。

首先,蘋果大幅撤離中國大陸可能讓當地政府不快。對岸已經向包括蘋果在內的公司施壓,要求停止將製造業務向印度和其他國家的轉移。此外,蘋果的大陸和台灣合作夥伴的生產品質已達新國家難以企及的水準。這就是為什麼最複雜的產品主要仍在中國製造的原因。

不過蘋果一直緩慢地將部分設備的生產轉移到馬來西亞、印度、越南、泰國和巴西等地。它最主要的晶片製造合作夥伴台積電正加緊在亞利桑那州生產美製晶片。

目前為止,晶片生產的轉移有限。絕大多數iPhone在中國大陸組裝,但蘋果幾乎所有的晶片生產都放在台灣。

蘋果可以選擇透過提高其設備價格來抵消關稅,但在美國比較難這樣做,因為多款iPhone的價格已經超過1,000美元,而競爭環境是多年來最激烈的。

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是,蘋果執行長庫克能否透過談判擺脫關稅。川普11月勝選後,庫克在海湖莊園與川普會面,還出席了在華府舉行的就職典禮。

川普也有可能與習近平達成休戰協議。Evercore ISI的Daryanani說,「歷史告訴我們,川普和習近平可能會達成協議,暫停加徵關稅」。不過川普表示,他現在不急於與中國對話。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該出清正二全買0050?網曝投資最新策略:川普會讓「它」很強

川普就職隔日就離職!AIT證實羅森柏格結束任期

美國接管加薩走廊 川普:不必費美國一兵一卒

川普政府優離方案大限在即 聯邦法官暫時擋下

相關新聞

日圓兌美元一度突破151 兩個月來最高 小摩預測年底前升抵148

日圓兌美元周五升值,一度突破151水準,到150.96日圓兌1美元,為去年12月以來首見。此前,日本總務省周五公布12月...

油價下跌 黃金結束五連漲 銅價繼續走高

國際油價周四(6日)下跌,因為美國總統川普再次承諾要壓低原油價格,這蓋過了他推動加強對伊朗制裁的影響。黃金結束五連漲;銅...

蘋果新款iPhone SE最早下周發布 本月稍晚開賣

蘋果公司(Apple)計劃在未來幾天發布期待已久的新款iPhone SE,要透過更新平價機型來刺激銷售,並吸引使用And...

亞馬遜的營收展望欠佳 可能創最疲弱成長紀錄 股價盤後下跌4%

亞馬遜周四盤後公布財報,股價下跌4.16%,因本季銷售預測遜於預期,儘管該公司以創紀錄資本支出來建立人工智慧(AI)服務...

美國財政部制裁「為伊朗向中國運送石油」的油輪公司及個人

據路透社,美國財政部週四表示,將對少數個人,以及每年向中國運送數百萬桶伊朗原油的油輪實施新的制裁,此舉旨在逐步加大對伊朗...

蘋果陷中美角力漩渦:關稅大刀下 台積電晶片和大陸市場都藏風險

以中國大陸為最大製造中心、美國為最大市場的蘋果公司(Apple)捲入了地緣政治鬥爭升級的漩渦中,可能面臨更高關稅和監管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