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要求晶片移回美國生產 重提台灣搶走所有生意

天氣逐漸好轉中 吳德榮:明天回暖、周日起再迎冷氣團

美PPI上揚 通膨壓力蠢動 Fed降息決策將更審慎

美國元月各項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普遍都超出預估。 (路透)
美國元月各項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普遍都超出預估。 (路透)

美國元月各項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普遍都超出預估,而且還大幅上修去年12月的升幅,加上前一天公布的消費者物價增速也超乎預期,顯示通膨壓力蠢蠢欲動。另外,上周申領失業給付人數也略微減少。

美國勞工部13日公布,元月整體PPI月升0.4%,高於預估的0.3%,且去年12月的升幅由0.2%上修到0.5%;年升3.5%,高於預估的3.3%,且12月時的年升幅也由3.3%上修到3.5%,是2023年2月以來最大年升幅。

美國PPI走勢
美國PPI走勢

扣除能源及食品之後的核心PPI,月升0.3%,符合預估,去年12月升幅由0%上修到0.4%;比去年同期上升3.6%,高於預估的3.5%,去年12月的年升幅則由3.5%上修到3.7%。

 經濟學者表示,元月PPI升幅高於預估,且去年12月升幅大幅上修,加上前一天公布的元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升幅也高於預估,至少顯示通膨依然黏著,將使Fed對於降息將更加審慎。

另外,最新一周(2月8日止)首次申領失業給付人數為21.2萬人,比預估的21.6萬人略低,也低於前周的22萬人;連續申領人數(2月1日止)為185萬人,低次預估的188.2萬人,也低於之前一周的188.6萬人。

儘管美國短期內陷入經濟衰退且通膨復熾的可能性不大,但一些經濟專家警告,「輕量版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 lite)的風險正在增加。採用這一詞的經濟學家之一,是凱投宏觀北美經濟學家亞許沃斯(Paul Ashworth),意指國內生產毛額(GDP)低成長或零成長,同時通膨率在3%以上。

他說:「輕量版停滯性通膨很適合用來形容可能發生的情況。」

停滯性通膨這一詞的源起可追溯至1974年至1982年間美國經濟動盪時期,美國在這九年間歷經四度全年GDP下滑、通膨率在1980年攀升至13.5%的高峰。

不過,華爾街現在沒人預期停滯性通膨捲土重來。凱投宏觀預測美國今年GDP成長率不到2%,通膨率介於3%至3.5%。但經濟學家和企業感到焦慮的,是川普在白宮主政帶來的不確定性,包括反覆的關稅威脅讓企業更難以進行投資,因為企業在釐清進口供應成本之前,無法敲定投資計畫。

亞許沃斯表示:「川普對關稅的態度顯然比首任更認真。」  

另一方面,川普緊縮移民政策將導致美國勞動力萎縮,無論企業是缺工或引進自動化設備解決,都會推升通膨,並在GDP、消費方面都會產生影響。

經濟衰退 美國 通膨

延伸閱讀

川普課徵鋼鋁關稅嚴重嗎? 克魯曼3字形容:小、醜、蠢!

通膨升溫跡象+1!美元月整體與核心PPI上升 年升幅普遍高於預估

對等關稅要來了!川普發文預告「重頭戲」 再喊:讓美國再次偉大

「不是好事」川普揮刀大砍USAID 數百萬拉美人恐受影響

相關新聞

美PPI上揚 通膨壓力蠢動 Fed降息決策將更審慎

美國元月各項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普遍都超出預估,而且還大幅上修去年12月的升幅,加上前一天公布的消費者物價增速也超乎...

日產、本田不併 傳KKR有意投資日產

日本兩大車廠日產汽車(NISSAN)和本田汽車(HONDA)昨天宣布,已正式結束雙方的合併協商,但兩家車廠表示,未來將在...

特斯拉狂跌30%、比亞迪卻暴漲30% 開了「天眼」的價格戰有何衝擊?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股價今年來重挫16%,若從去年12月下旬攀抵的高點算來,更是累計狂崩30%;相較下,大陸同業比亞迪加足馬力,股價今年來已大漲超過31%。

對等關稅光說不練 道瓊大漲逾300點

由於最新通膨數據和美國關稅計畫的最新動態緩解了人們對通膨壓力和全球貿易緊張局勢的一些擔憂,美股上漲。

川普2.0關稅戰改採霰彈槍 不確定性中有一線希望

去年,數十個國家對鋼鐵進口徵收新的關稅,大多數都是針對中國,指責中國向國際市場傾銷廉價金屬。但美國總統川普在第二任採取了不同的方式:他的武器是霰彈槍而不是狙擊步槍,無差別式的一網打盡:對美國所有進口鋁和鋼鐵徵收25%的新關稅。此舉將迫使美國一些主要貿易夥伴急著達成協議...

日媒:台推動與日貿易協商

「日經亞洲」報導,台灣正積極推動和日本促談貿易協議,政府已指示駐外人員向東京方面遊說,正式啟動協商,但能否有進展,仍取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