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接手英特爾 台積電應不會買單
「彭博」上周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導,台積電正考慮在川普政府的敦促下收購英特爾晶片代工業務的控股權。幾天後,「華爾街日報」跟進報導,如果有投資人接管英特爾晶圓部門,博通有意收購英特爾的產品部門。
去年12月,執行長基辛格(Pat Gelsinger)突然卸任,讓英特爾迷航至今,目前仍在尋找新任執行長。為了扭轉頹勢,這家美國最大晶片製造商將把公司分為兩個實體,一個負責產品,另一個負責代工生產。
「華爾街日報」報導,英特爾臨時執行董事長耶里(Frank Yeary)已與潛在投資人和川普政府官員進行了會談。如果報導屬實,耶里可能是從私募股權角度出發,解決方案很可能只是短期性,而忽略了長期的基礎設施需求。如果這種短視的解決方案成為現實,預計英特爾龐大的工藝研發能力將被掏空並最終關閉。
這雖對英特爾的財務狀況有利,但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同時也不符合台積電的利益:一旦英特爾消失,台積電的壟斷地位更形穩定,根本沒有必要拯救陷入困境的主要競爭對手。
按照白宮的如意算盤,這筆交易最困難的部分是台積電的角色。雖然台積電是唯一擁有大規模生產先進晶片專業技術的公司,但由一家外國企業經營英特爾工廠,可能會引發美國和台灣的嚴重政治擔憂。
而且以川普的行事作風,他不太可能支持讓台積電這樣的外國科技巨頭進入美國,來管理一家美國本土龍頭企業。再加上英特爾曾多次聲稱,其18A製程將從今年起在晶片製造領域重返技術領先地位,股東可能會反對任何迫使其以低價出售該技術的交易。
更重要的癥結點在財務面。台積電已投入數百億美元在美國建廠,很可能不願意為目前處於虧損狀態的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承擔更高的額外成本;何況吞下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會成為台積電獲利的「拖油瓶」。
一個潛在的解決方案可能是台積電聯合美國晶片製造商財團成立合資企業,入股英特爾分拆後的晶圓代工業務。畢竟,與收購並經營英特爾晶圓廠相比,致力於擴大自身在美國的業務範圍,可能是台積電管理層更願意接受的選擇。
然而產業分析師普遍認為,台積電不會接管陷入困境的美國競爭對手英特爾旗下晶片製造業務。白宮希望美國擁有在2奈米以下的大規模產能,這是無可厚非。但關鍵在於台積電是否願意在美國開展最先進製程,而且台積電對英特爾的晶圓廠設施不感興趣。
再者,台積電沒有理由幫助英特爾。英特爾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晶圓廠,18A專案進展順利,英特爾真正需要的是晶片訂單。台積電能做的是幫助英特爾加強代工服務,推動輝達、高通和博通等頂尖設計公司成為簽約客戶。
但由誰來決定哪些客戶可以使用哪些代工服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為它涉及英特爾、台積電和先進設計公司之間的更多磨合,川普政府官員還沒有足夠的時間深入研究這個問題,匆促拋出這個話題代表這個概念還只在初步階段。
另一派說法是川普政府想吸引台積電在美國進行更多投資。據傳白宮將敦促台積電將目前計畫在亞利桑納州兩座晶圓廠的650億美元投資,增加到至少2000億美元和五座晶圓廠。這還將包括推動台積電將其CoWoS先進封裝技術轉移到美國。目前台積電只在台灣以CoWoS為輝達和少數其他晶片設計公司製造AI晶片。
這個論點的關鍵在於川普的要求不只是出於恐嚇,他提出以巨額資金來換取「保護台灣」或產能遷移計畫的背後,是因為半導體和人工智慧是美中競爭的核心,任何可以實現美國全球主導地位的願景的作法,他都會不擇手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