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最慘狀況已過…財報季將密集登場 美股仍難免震盪

美國總統川普設法在緩徵的90天內和各國商定貿易協議之際,華爾街看來已經度過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以來所遭逢最慘烈的衝擊,不過,隨著財報季即將密集登場,市場在這段期間勢必仍難免出現震盪。
投資人結束又一個動盪的一周,美股三大指數全面收黑,標普500指數下跌超過1%。道瓊工業指數和那斯達克綜合指數雙雙大跌逾2%,費城半導體指數和台積電ADR分別大跌4%和3.4%。美股周五逢耶穌受難日休市一日。
部分投資人抱持一絲樂觀,認為最壞的時期或許已經過去,現在看來,美國已不像本月初那樣有可能單方面對全球開打貿易戰,對等關稅終究會降。
Freedom資本市場首席全球策略師伍茲(Jay Woods)說:「我們已經知道關稅最壞的情況會是什麼,也知道目前正在談判中。所以引發先前賣壓的最壞預期看來已經過去。」
接下來,特斯拉(Tesla)(台北時間周三清晨,以下均為台北時間)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 (周五)將率「科技七雄」之先公布財報。德州儀器(周四)和英特爾(周五)的財報也備受矚目。
IG北美執行長基納漢(JJ Kinahan)指出:「七雄過去是整個行情上漲的領頭者。若他們撐不住,整體市場恐怕都會猶疑,尤其是經歷幾周震盪後,大家正試圖重新找到立足點。」
市場也關注聯準會(Fed)動向,鮑爾顯然並不急著出手穩定市場。他周三表示,美股「走勢尚稱合理」,波動在所難免。川普周四表示,他「巴不得」Fed主席鮑爾立刻下台,並再次呼籲Fed降息。
如今看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市場只有各憑本事。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受大陸業者之邀,本周突然現身北京,DeVere Group執行長格林(Nigel Green)認為,這反映當前美國貿易立場正將企業和各國推向中國大陸,而非疏遠大陸。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高特曼(Jonas Goltermann)指出,其後果可能包括「對信心的傷害,尤其是對美國資產市場和美元的信心」,而這些影響「可能更為持久」,譬如,如今公債不再像過去那樣發揮避險作用,投資人在市場震盪中更難找到可以暫時停靠的落腳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