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眾量級」母公司涉逃漏稅!家寧一家人全成被告 母怒:不要再拍了

獨/替代方案無共識 安泰銀談合併凱基金控劃休止符

AI時代技能才是金飯碗!職場「大校準潮」來臨 職稱不再重要

職場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職場情境示意圖。圖/Ingimage

摘要

「大離職潮」已經是過去式,下一個影響組織勞動力的趨勢,將由AI推動,稱為「大再校準潮」(The Great Recalibration),真正有價值的將是技能而非職務頭銜。

隨著AI在各行各業帶來巨變,人資科技公司Phenom全球策略副總裁尤克里奇(Cliff Jurkiewicz)認為,「大離職潮」已成過去式,下一個影響組織勞動力的趨勢,將由AI推動,稱為「大再校準潮」(The Great Recalibration)。

他在《快公司》(Fast Company)撰寫專欄表示,機器畢竟無法如人類般體驗世界,企業也無法單純用技術取代人類知識、技能,因此AI帶來的變革,將重新定義「工作」概念。

相較於過去企業將員工分類、設置薪資等級,建立企業階層結構,「工作」在AI時代的定義,將不只是職位,更攸關才能、技能、專業能力與文化貢獻。

尤克里奇預測,未來2~4年內,企業將不得不重新定義工作內容,關鍵是「技能」,因為這才是人才能為企業帶來的真正價值。

換言之,主動調整人力資源佈局,並將人才投入成長領域、批判性思考、戰略規劃和新產品開發的企業,將領先那些只把AI當成「任務替代工具」的對手。

尤克里奇舉例,一個為國防承包商擔任衛星工程師的技師,40年來一直在修飛機,但同一家公司從事程式設計的工程師,在AI時代卻不再有相同安全感,顯示某些職位將消失,但工作機會並不會消失。

美國燃燒玻璃研究所(Burning Glass Institute)和哈佛商學院合作執行的「未來工作管理」研究也顯示,生成式AI可能會取代處理初階職位相關任務的工作,將無可避免導致這些職位招聘減少,但生成式AI也可能承擔更多需要技術、知識的任務,使沒有硬技能的人能有更多機會。

這樣的轉變不是未來式,而是進行式,懂得與AI共舞的人將在未來職場更有競爭力。如Meta就計劃以AI取代中階工程師撰寫程式。執行長佐克伯(Mark Zuckerberg)認為,這會使工程師專注在更高層次的問題解決,以及更具創意的解決方案。

芬蘭阿爾託大學(Aalto University)助理教授馬特拉(Frank Martela)也向《財星》(Fortune)解釋,AI其實可為工作帶來更強烈的意義感,幫助人們在其他任務上更有創造力和效率。

因此,企業必然將重新審視人才技能與發展需求是否能精確對焦,不只將盤點現有團隊能力,找出誰擅長批判性思考、問題解決、戰略執行,也會重新檢討招聘方式,不再依據「職位描述」進行面試,而要找到推動業務成長的核心能力。

此外,企業也會更有目的整合AI,不把AI當成員工替代品、降低成本的手段,而是用它來增強員工的生產力。為此,企業也得提供員工再培訓機會,幫助他們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

「優秀的領導者會了解自己的弱點,偉大的領導者會聘請能彌補這些弱點的人才。」尤克里奇呼籲,企業在「大再校準潮」中,切忌重複招聘擁有相同技能的員工,才能在AI轉型中致勝。

資料來源:Fast Company、Fortune、HBR、Inc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AI時代,技能才是金飯碗!職場「大校準潮」來臨,職稱不再重要

AI 競爭力 職場

相關新聞

更多日本人擁抱外國米!近20年首次進口南韓米 台灣米已成熱銷品

日本米價飆升,為外國生產的白米開啟了出口的機會。以往因為高關稅,外國米在日本沒有價格優勢,但如今日本國內糧價大漲,刺激了...

金價再創新高 日圓臨141關卡 市場對貿易談判仍感不安

美股期指和美元周一早盤走弱,日圓和金價走高。投資人對美國與日本、歐盟的貿易談判仍感不安,加上川普再度公開抨擊聯準會(Fe...

本周開盤前 五件國際事不可不知

美國總統川普設法在緩徵對等關稅的90天內和各國商定貿易協議之際,華爾街看來已度過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以來所遭逢最慘烈的衝...

新iPhone 17 Pro長這樣?相機鏡頭橫條設計再曝光

科技產品爆料人士Majin Bu在一則新貼文中再次展示iPhone 17 Pro的相機鏡頭橫條設計,而且顯然是來自手機保...

調查顯示:企業品牌最大威脅是濫用AI…還有和「他」牽扯上關係

一項針對117位各國公共事務領袖的最新調查發現,和美國川普政府的億萬富翁顧問馬斯克(Elon Musk)牽扯上關係、以及...

全球股債增添不確定性 投資人避險相中非美商品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使美國股債籠罩不確定性,全球投資人持續調整投資組合,「錢」進德國公債、歐元、黃金及白銀尋求避險,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