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雲霄飛車也不慌?理財顧問平靜看市場 只怕3情境曾引爆股災

金融市場大跌時,理財顧問通常會勸客戶保持鎮定,因為規劃好的財務計畫足以抵抗市場衝擊,甚至可視行情回跌為健康的拉回修正。問題是,什麼樣的情況會嚴峻到連冷靜的理財顧問都驚慌失措呢?
MarketWatch報導,佛羅里達州領有證照的理財規劃顧問(CFP)巴爾康說:「假如未來數月貿易戰升級,就會演變成恐慌時刻。」如果那種情況發生,市況「下跌時期會比原先預期久」,但他認為事態不至於演變到那種地步;最可能的情境是,隨著美國與外國貿易夥伴談關稅交易,往後將有一段降溫期。
加州CFP韓森表示,他的個性不容易驚慌,但有三種情境可能使他進入驚慌模式:恐怖的高科技戰、美國政治動盪,以及更致命的疫情來襲。
韓森說:「如果中國發展出人工智慧(AI)無人機和可程式化機器人大軍,並任其大行其道不予制止,那麼情況會很恐怖。如果(美國)言論自由被禁,反對黨政治人物被關進監牢,那也是恐慌時刻。況且,總是有新的疫情來襲。」
匹茲堡CFP傅勒表示,市場波動屢見不鮮,長期投資人無須大驚小怪。他說:「市場永久崩壞之前,美國的創新和創業精神必先崩垮。若是如此,我們談的不再是投資組合,而是生存。」
往年引爆股災的三種重大事件
佛州CFP烏林說,如果下列三種事件爆發,他的驚慌情緒就會飆高:信用危機、商品市場危機,或市場/類股崩盤。
烏林說:「市場災難大多肇因於一場信用危機,例如2008年金融海嘯,就是房市崩跌觸動銀行倒閉潮和信用緊俏;或像1973年石油禁運那種商品危機;或像2000年(達康)泡沫爆裂那種類股崩盤。」
他說,當前市況面臨的一大未知數與「問題持續多久」有關,比方說,經濟衰退持續得愈久,市場恐怖既深且痛的機率就會隨之升高。
烏林指出,衰退往例顯示,市場通常在「兩年內」會反彈,如果熊市或衰退期間拖得更長,就令人憂心。嘉信金融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自1961年以來,美股熊市平均持續13個月左右,最長的空頭市場歷時約兩年半。
經驗老到的理財顧問援引歷史數據說,金融市場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經濟「大蕭條」和「大衰退」、911恐怖攻擊,和全球新冠疫情,後來市場全都復甦,無一例外。有這種紀錄可壯膽,投資人何必驚慌?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