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廠轉移產能…印尼太陽能板 在美市占增
最新貿易數據顯示,多半為中國大陸公司擁有的寮國和印尼太陽能板廠已擴大美國市占率,趁柬埔寨、泰國等四個東南亞國家遭沉重的關稅打擊時坐收漁利。
美國政府4月確定對進口自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和柬埔寨的太陽能板重課關稅,接續去年6月和11月祭出的兩波關稅之後,目的是防止這幾國的陸資太陽能板廠在美國市場倒貨。
但大陸太陽能板製造商已把生產線遷往印尼和寮國,並且擴大外銷到美國市場。
路透檢視美國貿易數據發現,去年11月美國對上述東南亞國家實施第二輪關稅,三個月後,印尼和寮國在美國太陽能模組市場的合計占有率已擴增至29%,比2023年的1%不到激增。
對照下,去年6月實施第一波關稅後的九個月期間,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和柬埔寨對美太陽能板出口年減33%,同時期印尼和寮國出口成長八倍。
11月底第二波關稅上路後三個月,四國合計市占率銳減,從2024全年的82%掉到54%。
分析師和產業專家指出,大陸企業擁有的東南亞太陽能板產能,幾乎全是為了迴避關稅而設,並以高於全球行情的價格在美國市場銷售,暴露出華府雖介入貿易,仍鞭長莫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