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將採購核融合電力

美國科技巨擘Google宣布,將與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核融合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同意在2030年代向CFS電廠購電,是這個新興能源領域歷來第二宗購電協議,也是Google首度購買核融合電力。
根據6月30日發布的聲明,Google承諾向CFS公司設立於維吉尼亞州的核融合發電廠,透過多年購電協議(PPA),購買200MW(千瓩)電力。這座電廠發電量達400MW,足以供應大型工業設施、或約15萬戶家庭用電,可望為全球首座電網級的核融合發電站。
CFS是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衍生公司,目前正在麻州興建示範電廠,目標2027年啟用,而為Google提供電力的電廠,則希望能在2030年代初完成發電準備。雙方並未公布交易的財務細節。CFS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蒙高德強調,「這是個完整的PPA」,「我們生產電力,他們有義務購買」。
CFS在2021年曾向Google等投資人籌集創紀錄的18億美元資金。蒙高德說,Google的支持,向投資人社群和供應鏈傳遞出的訊息是,核融合發電的商業應用日益有望實現,而這項購電協議也有助CFS後續募資。Google同意在CFS下一輪募資中增加投資,並簽訂選擇權、未來可從CFS其他電廠購電。
Google先進能源部門主管特瑞爾表示,「我們樂於長期押注這個具變革潛力的技術,來滿足全球能需求,也支持CFS邁向科學與工程里程碑」。
1950年代以來,科學家一直試圖透過原子融合來生產清潔能源。數十間公司致力於完善核融合技術、實現商業化,CFS被認為是最有進展的一家。
大型科技公司正競相確保獲得足夠電力,以支持人工智慧資料中心。除CFS外,Google 6月稍早也宣布,將繼續投資加州的核融合公司TAE Technologies。而微軟2023年與OpenAI共同創辦人奧特曼投資的核融合公司Helion,簽訂購電協議。Helion核融合電廠發電量達50 MW,預計2028年上線。
核融合是將輕元素原子核加熱至攝氏1億度以上的過程,在此高溫下,燃料會轉變為電漿,使原子核融合並釋放大量能量,進而轉換為零碳排電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