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斷更新/丹娜絲來襲!中部5縣市全放颱風假 7日停班課一覽

周一放颱風假?最新風雨預測曝光 明晚前16縣市達停班課標準

OPEC+下月增產高於預期 國際油價下挫 有利美國通膨降溫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5日同意8月提高石油產量每日54.8萬桶,增幅大於預期,盼藉由進一步加速增產收復市占率。路透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5日同意8月提高石油產量每日54.8萬桶,增幅大於預期,盼藉由進一步加速增產收復市占率。路透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5日同意8月提高石油產量每日54.8萬桶,增幅大於預期,盼藉由進一步加速增產收復市占率。

OPEC+先前批准5月、6月和7月都增產每日41.1萬桶石油,增幅已是原本規劃的三倍,交易員原本預期8月增幅會維持不變。OPEC+ 8月增產的石油將來自八個成員國,分別是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威特、阿曼、伊拉克、哈薩克與阿爾及利亞。

OPEC+表示,提高石油產量是因為全球經濟展望穩定,及市場基本面穩健。部分會議代表則透露,北半球夏季石油需求上升,是OPEC+加速擴大供給石油原因之一。一些代表也就OPEC+策略轉向提供其他解釋,例如懲罰產量過高成員國,以及從美國頁岩油鑽探商等競爭對手手中奪回銷量。

根據會議代表說法,OPEC+將在8月3日舉行的下一場會議上,考慮9月再次增產每日約54.8萬桶石油,這將使OPEC+ 2023年宣布減少供給的每日220萬桶石油全數恢復。在那之後,目前還不清楚OPEC+注意力是否會轉向每日166萬桶的閒置產能。

Onyx資本集團研究集團主管奇利古里安(Harry Tchilinguirian)說:「OPEC+策略已從捍衛價格轉向爭奪市占率,維持名義上的自願減產措施毫無意義。」

先前市場預期OPEC+將再度大幅增產石油,國際油價4日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挫,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收跌0.7%至每桶68.3美元,西德州中級原油期貨也跌0.7%。如果從2025年初算起,布蘭特原油期貨價格已跌8.5%,反映OPEC+和全球原油產量增加,以及美國總統川普貿易戰對經濟構成威脅的影響。

中國大陸石油消費減少,加上美洲石油產量全面上升,導致全球石油庫存最近數月持續以每日約100萬桶速度增加。國際能源署(IEA)預期,油市今年稍晚將陷入嚴重供給過剩。摩根大通及高盛等華爾街業者預估,油價第4季將跌向每桶60美元甚至更低。

OPEC+擴大生產石油,對川普而言或許是好消息。川普不斷要求油價下跌以提振美國經濟,他也需要遏止通膨,並敦促美國聯準會(Fed)降息。

美國 川普 OPEC

延伸閱讀

川普「大而美」法案通過 美短期國庫券恐傾巢而出

法案過關太開心!川普夫婦白宮大秀恩愛 擁吻嗨跳「魔性搓澡舞」

下半年將訪陸?陸學者強調「川普是聰明人」 揭行程成功必要關鍵

知情人士:川普擬10月訪陸 邀這些重量級企業家同行

相關新聞

AI熱潮下資料中心鬧人才荒 「兩種職位」行情看漲

隨著AI應用暴增,資料中心成為數位基礎建設的關鍵戰場,背後維持系統穩定的技術人員需求暴漲,這些默默無聞的「網路消防員」正悄悄成為企業爭搶的對象。但即便如此,人才仍供不應求,許多企業甚至提早進駐技職學校搶人;業界透露,有「兩種職位」的行情可望水漲船高。AI時代真正的金脈,會藏在這些看不見的機房角落嗎?

OPEC+下月增產高於預期 國際油價下挫 有利美國通膨降溫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5日同意8月提高石油產量每日54.8萬桶,增幅大於預期,盼藉由進一步加速增產收復市占率...

南韓刺激經濟將發消費券 第一波每人3,000元

南韓國會4日通過31.8兆韓元(約新台幣6,750億元)的刺激經濟追加預算案之後,總統李在明領導的政府接著在5日召開內閣...

大而美法案通過 川普政府恐狂發短債 債市參與者嚴陣以待

美國大而美法案通過,恐促使政府大量發行國庫券(短債),因應政府財政赤字支出的融資需求,債市參與者嚴陣以待。

美關稅大限倒數 投資人觀望 美股期指上周五回落

美股期指上周五(4日)回落,隨美國貿易夥伴趕在7月9日最後期限前積極和美方協商,力拚和川普政府敲定協議,關稅無疑仍是投資...

OPEC+允增產 幅度大於預期

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昨同意八月提高石油產量每日五十四點八萬桶,增幅大於預期,盼進一步加速增產收復市占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