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買回市場驚見「1異象」恐釀危險後果 專家分析背後有兩含意

近來附買回市場出現了借貸金額超過抵押品價值的「負折扣」(negative-haircut)現象,尤其是在歐元計價的集團內部附買回交易中,有近30%是負折扣,可能意味著這個市場的槓桿過於寬鬆。
所謂附買回(repurchase或稱 repo)是一種短期抵押貸款,通常由貨幣市場基金和持有大量剩餘現金的其他金融機構提供。借款人通常是某類型的投資基金,希望透過附買回所取得的資金從事某一種交易。
它的運作方式是:假設投資人需要一些短期融資以快速押注獲利機會,可以出售持有的公債,並同意隔天以略高的價格買回,而買回的價格實際上就是支付隔夜貸款的利息。
一般來說,抵押品越好,可以借到的款金額就越多。通常來說,以美國公債為抵押的貸款「折扣」可能很小,1,000萬美元的美國公債可以借到999萬美元;相形之下,若以公司債券作為抵押,可能只能借到其價值的八至九成。
但根據歐洲央行(ECB)的最新工作報告,目前9%歐元計價的附買回交易以及4%美元計價的附買回交易出現了「負折扣」。金融時報(FT)的全球財經記者魏吾絲(Robin Wigglesworth)說,這種負折扣現象顯示,可能需重新檢視現金放貸者利用折扣做為風險管理工具的傳統觀點。
他並表示,根據金融時報Alphaville的研究,負折扣主要源自三方面。首先,折扣反映了市場力量,某些機構憑藉其更強大的談判地位,可以協商出更有利的條件;其次,負折扣顯示對特定證券有很高的需求,有些參與者可能認為,某種類型的抵押品未來非常值錢,使其願意放貸的現金超過抵押品的價值。第三,負折扣在內部資本市場中日益普及,銀行集團利用負折扣在旗下部門之間轉移資金。
其中以內部附買回交易最受矚目,內部附買回是指同屬一家公司的兩個實體進行雙邊附買回交易,例如,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的商業銀行部門放款給自家的投資銀行部門。ECB的報告還指出,在歐元計價的集團內部附買回交易中,有近30%是負折扣。畢竟,如果銀行的一個部門實際上正在向另一個部門放貸,可能不會過度擔心抵押不足的問題。
魏吾絲則認為,負折扣可能有兩種意含,一是儘管2008年以來投資銀行部門努力維護業務,但仍與商業銀行部門緊密相連;另一是附買回市場的槓桿可能過於寬鬆,即使折扣出現小小變化現在也可能帶來危險的後果。
ECB的報告還點出一些值得注意的跡象,例如,避險基金在歐元附買回市場是淨放款人、但在美元附買回市場是淨借款人、其他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參與度持續上升、長期附買回交易日益風行,以及歐洲銀行的全面參與。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