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股下跌116點收23,487點 台積電下跌10元收1,080元

政院拍板!再婚不能拿贍養費、5年內分居3年可訴請離婚 修法溯及既往

NBA/唐西奇熄火、詹姆斯關鍵三分未進 湖人遭黃蜂逆轉

日本戶籍國籍欄可登記台灣 台灣媳婦:遲來的正義

日本法務省今年5月起,承認可在戶籍國籍欄標示地區名,台灣人實質可以登記「台灣」二字。一名結婚10年的台灣媳婦受訪表示,很高興日本政府終於願意面對現實,這真的是「遲來的正義」。

由於日本的戶籍法原則上只承認國名,依據現行制度,與日本人結婚的台灣人,戶籍欄會被登記為「中國」。不過,法務省將在今年5月對系統做大幅修改,把「國籍」欄修改為「國籍・地域」。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這將替登記為「台灣」開路。法務省令修改後,已被記載為「中國」,若想修改為記載「台灣」的人可做變更。

經營臉書粉絲專頁「北九州阿金」的台灣媳婦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她在2015年1月與日本人先生結婚,今年剛好滿10年。她記得,當時結婚後要去戶政事務所登記,她的國籍當然是寫「台灣」,但拿到的資料卻是「中國」。

她表示,當下先生有幫忙抗議,但是戶政事務所都說是作業規定,他們也無法改變,真的感覺很無奈。不過除了戶籍之外,好險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在留卡」是標示台灣,因此生活上不會有不方便的地方。

她表示,她的生活圈是在日本比較鄉下的地方,遇到外國人的比例比較低。「日本人碰到講中文的外國人,第一反應會以為是中國人,但是我都會很明確地表達我們是台灣人。我的日本家人或親友,也都會幫忙特別解釋或說明。」

她說:「我打從心裡就認同自己是台灣人,這是永遠無法改變的事實。」

對於日本戶籍證件的國籍欄終於可以登記「台灣」,她表示,當然感到非常高興,日本政府終於願意面對現實。新聞報導說今年5月起開始修正,雖然目前還不確定作業方式,但她會去找時間申請新版資料,來確認是否更正為台灣。

她也透露,她有參加一個北九州台灣鄉親Line群組,「今天早上台灣太太們看到訊息後,紛紛表達開心,都說等新法啟動之後,要找時間去修改證件」。

雖然網路上有聲音說,這次只是因為修改成「國籍・地域」,才能登記成「台灣」,並不是真正承認台灣是一個國家,但是她認為,自己的認同感很重要,還有讓周遭的日本人理解。日本政府的行政上也許沒辦法很完美,還是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完全認同台灣這個國家。

國籍 戶籍 日本經濟

延伸閱讀

日本PayPay刷一卡通 議員籲悠遊卡著手計畫

中職/樂天球員、女孩必吃美崎牛 日本老闆長年力挺桃猿

日本市長二度遭議會「倒閣」去職 50天內選舉

她精算旅日變貴「都可去歐美」 網反酸:2萬要飛去哪國?

相關新聞

約旦與巴勒斯坦也有「兩岸一家親」?川普重建計畫背後的歷史分合

在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2025年2月5日前往華府面見川普後,川普再度提出關於加薩走廊的解決方案。美國打算接管該地,將之重建為中東的蔚藍海岸。由於當地已成廢墟,住在加薩的200多萬巴勒斯坦人民最好先移到其他地區,像是約旦與埃及,以利美國的重建計畫。

作家大師是淫魔?尼爾蓋曼性侵醜聞爆發

去年7月初,英國網路新聞平台Tortoise Media旗下的Podcast節目《龜速新聞》在經過八個月的調查後,播出了一系列標題為《「主人」:針對尼爾蓋曼的指控》的報導,報導系列最初共四集,內容為蓋曼家的前保母史嘉莉・帕夫洛維奇及一位化名為「K」的蓋曼書迷,控訴蓋曼曾對她們施以性暴力,到了8月初又追加了兩集,三名有類似遭遇的女性聽到7月的報導後,決定也站出來述說自己的經歷。

低調的歐洲音樂城市:馬德里音樂文化之旅

提到歐洲音樂之都,相信讀者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維也納,接著可能是柏林、倫敦、巴黎…等等,但不知道有多少讀者會想到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呢?

「甜點胃」是真的!誘惑難擋全因大腦作怪:看到菜單就生效

許多饕客總是說自己有另一個胃用來裝甜點,最新的研究發現,我們的大腦中確實存在一項特定機制,讓我們在吃完正餐後無法抗拒甜點誘惑。

不要歐美主宰!打破西方學術架構的界線

window.location.href="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8547672";

納粹集中營倖存者特斯基逝世 享壽98歲

波蘭獨立媒體政治週刊(Polityka)報導,國際奧斯威辛委員會(International Auschwitz Com...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