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家事分工影響生育率!諾貝爾獎得主揭關鍵主因 看「這國」就知道

韓國先驅報引述華盛頓郵報報導,南韓女人每天平均做家事的時間比男性多出近3小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戈丁(Claudia Goldin)指出,如此嚴重失衡的家務分工型態,正是南韓淪為全球生育率最低國家的主因之一。
戈丁研究女性勞動力市場數十年,於2023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成為女性獨得該獎項的第一人。
戈丁去年12月發表最新研究,以「嬰兒與宏觀經濟學」(Babies and the Macroeconomy)為題,探討為何部分國家的生育率穩定處於每位婦女約生育1.6個孩子,反觀南韓、日本和義大利等國則下滑到最低水準,每位女性平均生育低於1.3個孩子。
南韓是這項研究中最顯著的例子。南韓2023年生育率僅為0.72,遠低於出生替代率2.1。儘管南韓政府為此祭出利多政策,比如補助金、增加父母假期和補貼托兒服務,效果卻相當有限。
戈丁的研究表明,生育率低的核心問題出在日常家庭結構,單靠政策無法解決。她指出,南韓女性即使有全職工作,在家依然承擔超出比例的家務和育兒負擔。
分析指出,南韓女性每天從事無償家務的時間比男性多出2.8小時;反觀瑞典,兩性家務時長差距僅0.8小時,而瑞典每位婦女平均生1.7個孩子。而法國,兩性家務時差為1.5小時,生育率是1.87,是南韓的2倍多。
戈丁將兩性家務時差歸咎於停滯的家庭期望。儘管南韓自1960年代以來經歷快速經濟成長和現代化,女性獲得高等教育和就業機會,社會對於女性家庭角色的期望卻沒有改變。
戈丁說:「快速的經濟增長將民眾推向現代化,卻並未改變他們周圍結構。在南韓,家庭中的性別角色仍然停留在過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