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來台逛夜市!陸客大推1經典美食「每晚都吃」 老饕:必加這一味

婚前婆家開「離譜條件」 還想蹭媳的公務員福利 結局反轉網友推爆

毒販在學生餐廳面交大麻?東吳大學澄清:買家賣家都非師生

札幌「鏟雪體驗活動」超熱門!玩1次要價5萬 中港旅客超愛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在北海道札幌,一項以「鏟雪體驗」(日語:雪かき体験)為主題的旅遊活動近日在海外旅客中大受歡迎,特別吸引大量來自中國及香港的旅客歡迎。(網路圖片)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在北海道札幌,一項以「鏟雪體驗」(日語:雪かき体験)為主題的旅遊活動近日在海外旅客中大受歡迎,特別吸引大量來自中國及香港的旅客歡迎。(網路圖片)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在北海道札幌,一項以「鏟雪體驗」(日語:雪かき体験)為主題的旅遊活動近日在海外旅客中大受歡迎,特別吸引大量來自中國及香港的旅客歡迎,更不惜花費高達25萬日圓(約新台幣5萬4千元)只求體驗鏟雪的辛勞。

札幌擁有兩百萬名居民,是世界上降雪最多的城市之一,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氣溫低於零度,每年冬季平均降雪量達五米。

據日本TBS電視台的一個節目報導,位於北海道札幌的一間旅行社推出「鏟雪體驗」活動。

日本北海道一間旅行社推出乘坐鏟雪車的「鏟雪體驗」活動:

Tobu Top Tours為旅客提供難得的機會,讓他們可以乘坐鏟雪車,觀察鏟雪的過程。

該體驗活動價格為25萬日圓(約新台幣5萬4千元),可供1至6人參加,時間從1月至3月初。

所謂「鏟雪體驗」源自北海道市民冬季的日常生活。由於當地冬季降雪量大,居民需要經常鏟雪以維持日常生活正常運行,對當地民眾而言,鏟雪是一項繁瑣且無可避免的日常勞動,但札幌旅遊業者成功將這項苦差轉化為文化體驗,並成功吸引海外旅客參與其中。

延伸閱讀:

相當於人類100歲高齡 日本動物園為全球最長壽袋熊慶祝36歲生日

日本外國遊客數量1月超378萬創單月新高 農曆新年連假有功?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北海道

延伸閱讀

【投票抽獎】有別於好萊塢行銷,《魔法公主》限量上映更帶動票房

副總統:日本九州因台積電投入 成台日合作重要基地

日本旅遊刷卡新規定「4月起要輸密碼」?銀行業提解方

清不完懸掛物再遭罰30萬元 新光三越:有一定施工難度

相關新聞

愛與酒的體驗:《伊朗》與蘇菲主義詩歌

蘇菲主義(Sufism)是在11世紀出現的獨一無二的神秘主義運動,這是其首度掀起巨大浪潮。蘇菲主義是一個複雜又大規模的現象,它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表現出不同的面向,存在於11世紀的小亞細亞到北非,直至今日的巴基斯坦等地。它的來源是模糊的,但從一開始,神秘元素就是伊斯蘭教的一部分,例如有些人說穆罕默德在麥加城外的曠野中得到《古蘭經》的神啟就是一個神秘事件。蘇菲主義的精要是尋求準確又適當的個人精神體驗,在神意的存在中放棄本我和各種俗念、雜念。

雇主逃跑、拋下幫傭:黎巴嫩戰火中的移工

戰火燃燒逾13個月的黎巴嫩,終於迎來停火。曾經繁華的土地上,除了居民,還有一群長期被忽視的人,苦痛鮮少有人聽見。移工、性小眾——被社會邊緣化的身影,從未真正融入主流,在戰爭陰影下成為最無助的存在。當炮火擱置,所謂「和平」是否只屬於某些人的平靜?獨立記者陳彥婷走進被遺忘的角落,記錄在真主黨與以色列戰爭中遭遇滅頂之災的移工與性小眾。戰爭結束了,但社會的裂痕未必痊癒。遺落在時代縫隙的弱勢群體,如何在未來的黎巴嫩找到一席之地?

札幌「鏟雪體驗活動」超熱門!玩1次要價5萬 中港旅客超愛

綜合日本媒體報導,在北海道札幌,一項以「鏟雪體驗」(日語:雪かき体験)為主題的旅遊活動近日在海外旅客中大受歡迎,特別吸引大量來自中國及香港的旅客歡迎,更不惜花費高達25萬日圓(約新台幣5萬4千元)只求體驗鏟雪的辛勞。

上班遲到半小時!保全遭同事開槍擊斃 嫌犯自首揭內情:忍無可忍

菲律賓發生致命槍擊案。當地有於倉庫工作的保全因為上班屢次遲到,同事不滿被影響下班時間,故被對方開槍擊斃...

勸阻違停遭恐嚇!京都百年古寺住持憤怒:無法與外國遊客共存

據日本媒體AMEBA Prime報導,該寺住持近日在社群平台X發文,描述一輛來自大阪車牌、駕駛為亞洲臉孔的觀光客違停在寺廟參道前。上前勸導時,竟遭對方怒罵並威脅,讓他直言:「已經不可能共存了。」引發日本網友熱議。

米價飆升! 陸女「今天限定」高價轉賣牟利 日政府破紀錄釋米救市

日本近期米價持續高漲,農林水產省已在2月14日宣布將釋出政府儲備米21萬噸應急,此次釋出的米量為歷年來最大,甚至高出東日本大震災時的4萬噸和熊本地震時的90噸。日本政府為了促進市場流通性而釋出儲備米,也是歷年首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