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南韓重大科學突破!成功運用3D量子糾纏於量子容錯運算

南韓研究團隊25日公布,已在量子容錯計算中成功運用3D叢集量子糾纏態,是量子容錯計算技術發展的重大里程碑,有望革新量子電腦解決繁複問題的能力。
BusinessKorea報導,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物理所教授羅英植(音譯,Ra Young-sik)的團隊,利用飛秒雷射製造量子光源,在實驗室裡創造出3D叢集結構,這原本對學界來說過於複雜。羅英植表示,「這是成功創造3D叢集量子糾纏態的首例,是之前以現有技術難以達成的」。
這項研究由南韓國家研究基金會、南韓資訊與通訊科技計畫與評估機構(IITP)和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共同補助,凸顯尖端科學研發的合作和國際本質。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期刊。
依據量子力學原理運作的量子電腦,需要量子糾纏技術來進行一般超級電腦無法執行的運算。然而,量子運算的容錯控制一直存在著挑戰,特別是量子電腦的規模增加的時候。
此外,量子糾纏叢集以往僅能以二維結構的形式存在,糾錯能力有限。3D叢集的運用對發展可執行錯誤較少的大型運算的容錯量子電腦來說,至關緊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