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清明桃園傳槍響!男女不服攔查衝撞警車 警開8槍追捕慘掛彩

日本藏壽司再爆惡搞事件!空盤回收口驚見「保險套」 目擊者還原事發經過

壽司示意圖,與本文報導無關。圖/Ingimage
壽司示意圖,與本文報導無關。圖/Ingimage

日本知名迴轉壽司連鎖品牌「藏壽司(くら寿司)」近日再度遭遇惡搞事件。3月28日,一名顧客在社群平台X(前Twitter)上傳照片,顯示餐桌旁的空盤回收口內竟擺放了一個已開封的保險套,寫道「是誰在這裡幹壞事?」該照片迅速在網路上瘋傳,引發社會大眾關注。

根據日媒報導,一名網友3月28日在社群平台X上傳一張照片,可以看到藏壽司空盤回收孔出現一個已開封的保險套,怒批「是誰在這裡做出那種事?」貼文曝光後,目前已累積超過943萬次觀看,許多網友紛紛留言,「沒想到還有人敢做這種蠢事」、「這太噁心了,店員看到應該崩潰吧」、「等不及看到藏壽司提告了」。

雖然後來原PO迅速將帳號設為私人,但已被其他網友截圖並持續轉發。部分網友更聯想到2023年震驚日本的「壽司郎舔醬油瓶事件」,認為這類惡搞行為屢禁不止,實在令人遺憾。

有目擊者爆料,這起事件疑似是4名約15歲的青少年所為,他們先將保險套吹氣後弄破,再丟到餐盤回收孔拍照上傳到X,試圖博取大家關注。其中一名涉事少年甚至在關閉帳號前,留言炫耀自己的「粉絲數正在增加」,而另一名少年則事後發文表示,自己當時在場卻未能及時阻止朋友的行為,擔心會因此面臨法律責任。

針對這起事件,藏壽司公關部門回應,「我們已經掌握此事並確認發文帳號。目前正在調查事發門市,內部也在討論如何應對」,強調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行為」,目前已與律師商討是否採取法律行動。另有自稱在現場的目擊者指出,「業者發現後,有把保險套弄破並丟棄」,但此說法尚未得到官方證實。

這起事件讓人回想起2023年轟動一時的「壽司郎舔醬油瓶事件」,當時一名少年在店內舔醬油瓶、用口水觸碰轉盤上的壽司,導致消費者不安,甚至引發食品安全危機。該事件後,壽司郎母公司向大阪地方法院提告,求償約6700萬日圓(約新台幣1487萬元),但最終於2023年7月達成和解,撤回訴訟。

然而,儘管壽司郎事件引發全國關注,日本連鎖壽司店仍頻頻遭惡作劇,讓許多民眾感嘆「難道這些人沒有學到教訓嗎?」許多網友呼籲藏壽司應該仿效壽司郎,對行為人提起訴訟,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保險套 壽司郎 日本 藏壽司

延伸閱讀

整理包/2025大甲媽祖遶境4月4日起駕!9天8夜路線日程表、必看儀式、住宿資訊全攻略

可不可推愚人節限定「超白話」菜單!粉絲敲碗:必須推一輩子

當心兒童玩具隱藏危機!醫師點名4款高風險:小孩洗澡差點失明

自助餐夾2盒菜含白飯500元…他不滿拿養樂多須付20元 老闆出面解釋了

相關新聞

日本藏壽司再爆惡搞事件!空盤回收口驚見「保險套」 目擊者還原事發經過

日本知名迴轉壽司連鎖品牌「藏壽司(くら寿司)」近日再度遭遇惡搞事件。3月28日,一名顧客在社群平台X(前Twitter)上傳照片,顯示餐桌旁的空盤回收口內竟擺放了一個已開封的保險套,寫道「是誰在這裡幹壞事?」該照片迅速在網路上瘋傳,引發社會大眾關注。

清潔工見樹上掛娃娃...走近驚覺是「吐舌女屍」!死狀悽慘警方調查中

泰國發生驚悚命案!當地1名清潔女工在打掃街道期間,發現疑似「仿真娃娃」被吊掛在樹上,初時還以為有人惡作劇,心想「是誰把娃娃掛成這樣?」,沒料到走近一看,居然是1具女屍,而且舌頭吐出十分駭人,她嚇得立刻讓丈夫報警。

你已努力活了20年!日第一男公關羅蘭 獨特金句鼓勵低潮粉絲

在日本有著「第一男公關」稱號、在男公關界收入無人能敵,同時也是一名企業家兼藝人的羅蘭(Roland),據日媒「LASISA」分享,近日在社群平台X上,對一位匿名網友的低潮留言做出回應,在1日下午已獲得超過10萬次按讚,引發熱烈討論。

不好笑!日便當連鎖店喊「停賣白飯」 愚人節廣告遭網友怒轟

根據日媒「J CAST News」報導,日本知名便當連鎖店「Hokka Hokka Tei」於4月1日愚人節當天在官方台X發文,宣稱全國門市將停售白飯,並附上道歉公告。但在米價高漲、民眾生活壓力加劇的情況下,此舉未被視為幽默,反而引爆批評,最後公司只能緊急道歉滅火。

影/連跑30年馬拉松! 92歲超強阿公「愈跑愈快」打破世界紀錄

義大利一名高齡92歲的阿公,不但沒有因為年齡漸長而放棄運動,最近還完成第30次的馬拉松。不僅如此,他的速度還比去年快了10分鐘,之前更打破90歲以上年齡組的世界紀錄。

宮崎駿長子:AI恐奪動畫師工作 但父親無可取代

全球掀起一股ChatGPT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的熱潮,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長子宮崎吾朗表示,人工智慧(AI)可能有奪走日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