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缺15到20萬本…外交部:預算遭刪 估10月後護照安全存量吃緊

高雄日式飯糰店被砸 律師願以3.3萬出租30坪店面「搬來台北吧」

台股收19,106點下跌288點 台積電收835元下跌15元

不是藍也不是綠?美科學家解鎖新顏色 只有雷射才看得到

美科學家透過雷射光直接刺激視網膜,成功讓受試者「看見一種從未有人見過的顏色」。法新社
美科學家透過雷射光直接刺激視網膜,成功讓受試者「看見一種從未有人見過的顏色」。法新社

人類在地球上行走數十萬年,自認已見過所有顏色,但一項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實驗,卻挑戰了這項認知,一組研究團隊宣稱,他們透過雷射光直接刺激視網膜,成功讓受試者「看見一種從未有人見過的顏色」。

衛報報導,這項爭議性十足的實驗結果近期刊登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研究人員透過雷射脈衝,精準對準並刺激受試者視網膜中一種名為「M錐體細胞」的感光細胞。由於自然光無法單獨刺激此類細胞,研究團隊認為,這種透過人工方式產生的視覺體驗超出了人眼的自然感知範圍。

儘管參與實驗的5名受試者將這種新色描述為「藍綠色」,但研究團隊表示,這只是接近而無法準確描繪。

柏克萊電機工程學者伍仁(Ren Ng,音譯)表示,「從一開始我們就預測它會是前所未見的色彩訊號,但無法預料大腦會如何詮釋它」,稱「這真是令人震撼,飽和度極高。」

研究團隊將這種顏色命名為「olo」,名稱源自二進位編碼「010」,象徵L、M、S三種視網膜錐體細胞中,只有中波長感光的M錐體被啟動。

團隊並釋出一張藍綠色方塊圖像作為示意,但強調此顏色無法經由螢幕或印刷品準確呈現。研究團隊的視覺科學家魯爾達(Austin Roorda)指出,「螢幕上顯示的,不是真正的olo」,稱「真正的olo遠比螢幕顯示的版本強烈而深刻。」

一般人之所以能分辨不同顏色,是因為視網膜上的三種錐體細胞(L、M、S)對不同波長的光產生反應。但自然光無法只啟動M錐體,這使得olo成為自然界中難以出現的現象。

不過,這項發現也引發部分專家質疑。英國倫敦聖喬治大學視覺學者巴布(John Barbur)表示,olo並非真正的新顏色,「它只是對具有正常紅綠感知系統的個體來說,一種飽和度更高的綠色,這類顏色只有當M錐體單獨受刺激時才能產生。」他認為該研究的實際應用價值有限。

研究團隊則表示,這項技術被命名為「奧茲視覺」(Oz vision),取自小說《綠野仙蹤》中翡翠之城(Emerald City)的概念。未來或可應用於探索視覺認知的基本機制,甚至研究色盲與視網膜疾病,如視網膜色素病變(retinitis pigmentosa)等。

那大眾有機會親眼見到olo嗎?伍仁坦言:「這只是基礎科學。我們不可能很快在手機或電視螢幕上看到olo,它也遠遠超過目前虛擬實境技術的呈現能力。」

團隊 科學家 視網膜

延伸閱讀

虎科大育成中心助攻聚賢成功上市 研發首台雷射焊接機

柯文哲手術結束!取出1×0.5公分結石 住院觀察中

「創新界奧斯卡」愛迪生獎 台灣獲18獎僅次於美國

基隆攜手柏克萊分校開AI課搶名額 去年2學員上國立大學

相關新聞

見證文藝復興天才的男人!寫下藝術史的瓦薩里是誰?

這部書系統蒐集了自 13 世紀末至瓦薩里當代共一百多位藝術家的生平與作品,並以時間順序構成敘事結構,是歐洲第一部流傳至今、具有規模與史觀的藝術家列傳。

全球智商台灣排第2!和冠軍只差0.01 美國竟不在前10名榜單

專門統計全球社會人文資訊的「unimaps.world」近期發布「2025全球國家智商排名」,根據統計結果,台灣IQ以106.47奪下第2名,僅以0.01的差距輸給日本,美國則不在前10名。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義大利首座「性愛探監室」啟用!限時2小時、不得鎖門

義大利首座專為囚犯設立的「性愛房」18日於中部恩伯利亞地區(Umbria)的特尼監獄(Terni)正式啟用,受刑人有權與...

人夫投資失利怒殺孕妻和4歲女兒 躲1周後放火燒屍還想求特赦

無論面對任何困境,都不能傷害他人!新加坡於2017年發生2屍3命倫常謀殺案,當地1名人夫因賭博投資失利而陷財困,為了不支付學費而不容許4歲女兒上學,懷有6個月身孕的妻子不滿,雙方發生爭執,丈夫先用毛巾

不是藍也不是綠?美科學家解鎖新顏色 只有雷射才看得到

人類在地球上行走數十萬年,自認已見過所有顏色,但一項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實驗,卻挑戰了這項認知,一組研究團隊宣稱...

天然環保也可能不安全!美9成牙膏含鉛 台灣常見品牌中鏢

衛報日前報導,美國非營利環境倡議組織「無鉛安全媽媽」(Lead Safe Mama)調查發現,全美市售51款牙膏中高達9...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