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藍也不是綠?美科學家解鎖新顏色 只有雷射才看得到

人類在地球上行走數十萬年,自認已見過所有顏色,但一項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實驗,卻挑戰了這項認知,一組研究團隊宣稱,他們透過雷射光直接刺激視網膜,成功讓受試者「看見一種從未有人見過的顏色」。
衛報報導,這項爭議性十足的實驗結果近期刊登於《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研究人員透過雷射脈衝,精準對準並刺激受試者視網膜中一種名為「M錐體細胞」的感光細胞。由於自然光無法單獨刺激此類細胞,研究團隊認為,這種透過人工方式產生的視覺體驗超出了人眼的自然感知範圍。
儘管參與實驗的5名受試者將這種新色描述為「藍綠色」,但研究團隊表示,這只是接近而無法準確描繪。
柏克萊電機工程學者伍仁(Ren Ng,音譯)表示,「從一開始我們就預測它會是前所未見的色彩訊號,但無法預料大腦會如何詮釋它」,稱「這真是令人震撼,飽和度極高。」
研究團隊將這種顏色命名為「olo」,名稱源自二進位編碼「010」,象徵L、M、S三種視網膜錐體細胞中,只有中波長感光的M錐體被啟動。
團隊並釋出一張藍綠色方塊圖像作為示意,但強調此顏色無法經由螢幕或印刷品準確呈現。研究團隊的視覺科學家魯爾達(Austin Roorda)指出,「螢幕上顯示的,不是真正的olo」,稱「真正的olo遠比螢幕顯示的版本強烈而深刻。」
一般人之所以能分辨不同顏色,是因為視網膜上的三種錐體細胞(L、M、S)對不同波長的光產生反應。但自然光無法只啟動M錐體,這使得olo成為自然界中難以出現的現象。
不過,這項發現也引發部分專家質疑。英國倫敦聖喬治大學視覺學者巴布(John Barbur)表示,olo並非真正的新顏色,「它只是對具有正常紅綠感知系統的個體來說,一種飽和度更高的綠色,這類顏色只有當M錐體單獨受刺激時才能產生。」他認為該研究的實際應用價值有限。
研究團隊則表示,這項技術被命名為「奧茲視覺」(Oz vision),取自小說《綠野仙蹤》中翡翠之城(Emerald City)的概念。未來或可應用於探索視覺認知的基本機制,甚至研究色盲與視網膜疾病,如視網膜色素病變(retinitis pigmentosa)等。
那大眾有機會親眼見到olo嗎?伍仁坦言:「這只是基礎科學。我們不可能很快在手機或電視螢幕上看到olo,它也遠遠超過目前虛擬實境技術的呈現能力。」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