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預測地震重要新線索!日研究揭太平洋前弧地震帶「滲水」影響斷層滑動

根據日媒「每日新聞」報導,東北大學與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透過 AI 大數據分析,發現從北海道延伸至關東的太平洋板塊隱沒帶(深度約35至75公里)之下,存在一條如布簾般垂直延伸的「地震集中帶」。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10日的美國《科學》期刊。
這條由研究團隊命名為「前弧地震帶」的構造,是研究團隊利用2016至2020年間設置於太平洋一側的地震海嘯觀測網所記錄的資料,將約59萬筆地震震央位置數據化,進而發現了這條沿著板塊隱沒帶、垂直延伸的「地震集中帶」。研究指出,太平洋板塊下方的高溫高壓環境會使岩層釋放出水分,這些水分沿著地殼上升,有可能促使該地區發生地震。
研究團隊推測,這些水分在較深層的位置可能產生「緩慢滑移」的現象,有助於減緩板塊交界處的劇烈滑動,能降低大型地震風險。但在較淺層處,水分反而可能讓斷層更容易滑動,進而引發強烈的淺層地震,甚至可能引起之後首都圈的大地震。東大地震研究所內田直希教授指出:「這樣的地震集中帶可能存在於全球多處板塊交界處,是預測未來地震狀態時的重要線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