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川普決策短視!紐時專欄作家佛里曼哀嘆:從未如此憂心美國的未來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撰文,批評川普政府短視、混亂而且意識形態掛帥的決策風格,正在侵蝕美國的制度根基、全球聲望,以及經濟競爭力,恐怕推動美國走上孤立與衰退的道路。
佛里曼以川普4月8日簽署行政命令支持擴大挖煤為例,指他力挺傳統能源產業,卻大砍潔淨能源的預算,完全忽略一個現實:美國煤礦礦工人數過去10年間由7萬降至4萬,風能和太陽能產業則創造出更多就業機會,分別雇用了13萬和28萬人。川普顯然被右翼意識形態綁架了。
而川普發動的貿易戰,不僅沒有盟友,也準備不足。關稅稅率每天變來變去,顯然不理解全球經濟相互依存的複雜生態,產品往往仰賴來自不同國家的零組件、在不同地區組裝。他的商務部長還以為,有數百萬美國人巴不得能取代中國勞工,去栓螺絲組裝iPhone。
川普的貿易攻勢不僅針對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中國,連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南韓與歐盟等長期盟友也未能倖免。他正使美國轉變為由衝動強人掌舵的流氓國家。
其他國家會怎樣應對流氓國家呢?首先,他們可能減少購買美國公債,迫使美國必須提高利率來吸引資金,而這將衝擊到整個經濟,包括車貸、房貸和償還國債的成本都將走高。當債券殖利率攀升而美元貶值,往往是全球對美國信心下滑的訊號。
其次,盟友對美國法治信任正在動搖。根據金融時報的報導,歐盟執委會已開始向赴美官員配發一次性手機與筆電,以防潛在的間諜監控行為,這類措施以前都用來針對中國大陸的。
第三,海外人士不再將赴美留學視為理想選項。他們擔心自己或子女可能遭到任意拘捕,甚至被遣送至薩爾瓦多監獄。1950年代,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生父從敘利亞來到美國,並在威斯康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時至今日,有意深造的年輕人可能更想去加拿大或歐洲。美國對全球人才的吸引力正迅速降低。
中國大陸不也還在挖煤嗎?是的,但他們的長期計畫是逐步淘汰煤,並用機器人取代人力,減少這一類有害工作。早在十年前,北京已啟動「中國製造2025」計畫,並投入龐大資金推動產業升級。如今,中國在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以及物理學的學術研究,已躍居全球首位,在生物學與健康科學領域也排到第二名。中國一直在以長遠眼光謀劃未來發展。
佛里曼指出,向北京施壓——不讓北京無限期壓抑國內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並繼續補貼出口產業——並無不妥,但虛張聲勢、反覆無常的關稅戰,並不是具有前瞻性的策略。
北京和國際社會當前面臨的關鍵問題是:中國大陸將如何利用它的龐大貿易順差?全投資在加強軍事實力上嗎?還是修築更多高速鐵路與六線道高速公路,通往並無迫切需求的城市?抑或是轉向鼓勵內需消費與服務,與此同時,提出與歐美企業共同出資、各持股50%的方式,打造新一代中資工廠和供應鏈?我們應該鼓勵中國做出正確的選擇。至少中國還有選擇。
相較之下,川普卻在踐踏法治、背棄盟友、削弱美元地位,並且粉碎國內族群團結的希望。佛里曼坦言,這輩子從未如此憂心美國的未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