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零負評YTR」孫女遭質疑白吃白喝?罕動怒回擊:這樣列夠詳細了嗎

川普已成「放羊的孩子」放話股市還是續漲?他曝市場態度變了

星巴克「買一送一」加碼!再延長2天、一樣有星冰樂

川普執政百日 印太戰略仍不明 學者籲:別再自居受害者

美國總統川普。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滿百日,但其印太戰略依然不明,有專家認為,美國的印太戰略走向未來取決於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的態度;而川普政府上台後不斷向盟友施壓,有學者也呼籲美國不要繼續自居「受害者」。

川普執政滿百日,美國前國防部副部長、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會長兼執行長何慕禮(John Hamre)28日主持活動時,有感而發地表示,他不認同美國是盟友的「受害者」。

何慕禮形容說,這是大錯特錯的敘事,並認為,美國是「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和其遺產的最大受益國;何慕禮也說,世界在過去80年來經歷了最輝煌的時期,這都是因為美國能與強大的盟友結盟,認為美國被盟友加害的敘事不是真的,「我真的無法理解。」

然而,川普執政以來,持續透過關稅政策等手段向印太盟友施壓。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25日公布調查,指南韓去年7月,有48.3%的受訪民眾認可美國是值得信賴的盟友,到了今年3月只有41.9%的受訪民眾表示認可;台灣去年7月有33.6%的受訪民眾認可美國市值得信賴的盟友,到了今年4月,只剩下23.1%的受訪民眾表示認可。

賓州大學Perry World House高級專案經理善學(Thomas J.Shattuck )同意美國的關稅政策恐傷及與與盟友的關係,但他不認為,美國會把台灣當作與中國大陸貿易談判的籌碼,指這樣對美國來說,犧牲太大。

美國朝鮮經濟研究所(Korea Economic Institute of America)執行長斯奈德(Scott Snyder)則表示,現在顯然還看不到川普政府的印太戰略,也認為美日韓三邊合作的基礎,可能被川普視為是前朝的產物,而被川普捨棄。

日經亞洲(Nikkei Asia)駐華府記者森安健(Ken Moriyasu)則分析說,美國印太戰略尚不明朗,因為美國還沒決定要用什麼態度面對中國大陸,究竟是競爭對手,還是合作夥伴?

森安健認為,美國仍希望中國大陸能在俄烏戰爭和伊朗情勢中伸出援手;森安健表示,一旦美國決定對中立場,印太戰略就可能成型。

印太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專家之眼】誰是贏家?川普浪潮下的美中科技對抗

英業達衝AI 啟動美國製造 除了和碩 台灣代工廠幾「全員到齊」

路透調查:川普關稅衝擊 全球經濟展望從強勁成長轉為面臨衰退風險

執政百日宣傳邊境政策 白宮估美國有2千萬非法移民

相關新聞

就職百日支持度創80年新低! 川普怒嗆「假新聞假民調」

美國總統川普執政將滿百天之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新民調顯示,川普支持度只剩下41%。對此,川普發文回應,這些...

失誤反成幸運!買彩券店員拿錯張 男子一刮竟中頭獎3240萬元

有時候,錯誤反而成為好運的開端!

加大驅逐非法移民力道 川普下令卡車司機須精通英文

美國總統川普執政即將滿百日,川普28日簽署3項行政命令,再度緊縮移民政策,加大驅逐非法移民的力道,包括要求司法部和國土安...

震驚、混亂、太過火 川普百日為何被評為失敗?

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的頭100天將於4月29日結束,他上任後簽署了139道行政命令,打破了小羅斯福總統的99道史上最多紀錄,以最快的速度改變了美國和世界,人們常用「震驚」(shock)、「混亂」(chaos)、「擾亂」(disruption)、「太過火」(go too far)和「失敗」(failure)來形容川普的頭100天。川普說了什麼驚人之語,做了什麼驚人之舉,為何說他太過火和失敗?

川普誇耀「投資美國」政績 找黃仁勳等CEO赴白宮高調背書

白宮官員透露,來自輝達(Nvidia)、嬌生、現代汽車、豐田汽車與軟銀集團等公司的20多位執行長和高層主管,預定周三(3...

川普執政百日 印太戰略仍不明 學者籲:別再自居受害者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滿百日,但其印太戰略依然不明,有專家認為,美國的印太戰略走向未來取決於川普政府對中國大陸的態度;而川普政...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