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用180秒改寫品牌行銷規則!星巴克、SK-II為何都搶拍微短劇?

【文●陳盈螢】
比起五秒就想滑掉的YouTube廣告,「微短劇」正改寫品牌主下廣告的遊戲規則。
聽來有點陌生的微短劇,你很可能已經在臉書上看過:它把原先四十五分鐘的劇,用倍速快轉,主角上一秒才下跪賠罪,下一秒就成眾人恭維的總裁,片長不到三分鐘,多用手機直式觀看。儘管情節來自你我熟悉的言情小說公式:霸總、重生、復仇,但卻運用AI投放推薦,讓觀眾「口嫌體正直」的把故事一集集追完。
這種劇的快速竄起,不是偶然,而是運用節奏快、情緒強、鉤子密的故事手法。
米奧繁星創辦人陳昱達表示,去年,全球微短劇市場規模已經高達一百二十億美元,播放量破億的劇更多達一千部,甚至在中國短影劇已經超越電影票房。
像是在日本,娛樂業巨頭吉本興業也在去年宣布,攜手電信龍頭NTT DoCoMo旗下公司成立微短劇平台。
不只推產品,更秀品牌文化
除了平台,還有更多國際品牌,透過拍攝品牌訂製劇,與消費者進行情感交流。不光是麥當勞、肯德基,連高價保養品牌SK-II、過去幾乎不打電視廣告的星巴克,都加入戰局。
「來來來,科考在即,和你的同伴一起來,第二杯我們客棧請你喝!」這是星巴克的品牌訂製劇《我在古代開星巴克》,把直式改橫式,邀請抖音六十萬訂閱數的情侶網紅「0011」拍攝,六集內照樣出現言情元素:穿越、甜寵、商戰、還有女女戀,創下破億次觀看。
長期關注該市場動向的風雲飛影業董事長六一七(本名:劉易蓁)分析,短劇節奏快、簡潔扼要,不交代男主角怎麼適應古代生活,留想像空間給觀眾腦補、容易上癮,觀眾就會為追劇,主動搜尋星巴克抖音。
而且它不像廣告只是介紹產品,而是演出品牌故事和價值理念。所以觀眾在劇裡會看見,男主角將當地土產揉進咖啡香,變成限定特調風味;也能聽見他稱呼下屬是「夥伴」而非員工,呼應星巴克的企業文化。
更特別的是,他們透過短劇加上直播,帶給觀眾的感受跳脫廣告,而是一次沉浸式故事體驗。舉例來說,星巴克在上架短劇期間,天天都在抖音開直播,並在直播間搭設劇中同款場景,販售劇中同款飲料券,讓觀眾繼續沉浸在戲劇氛圍裡,與店員互動。這波操作,為星巴克帶來三千萬名新粉絲追蹤與品牌相關的社群,並創造一百三十五萬筆新訂單。
回到台灣,直屏劇、短影劇剛起步,很多企業躍躍欲試。
三月初,短影劇趨勢峰會首度登場,現場吸引超過三百名中小型企業主與網紅參與,阿瘦實業董事長羅榮岳也出席。藝人夫妻檔寇乃馨與黃國倫更面對媒體宣布,兩人已投資微短劇公司米奧繁星與劇作《穿越黑暗擁抱你》,並邀來藝人王月擔任戲劇指導。
寇乃馨接受商周專訪提到,團隊接獲大健康產業、連鎖加盟業者、糕餅業、營建業等逾十五家中小企業表示有意願出資上百萬元,拍攝品牌訂製劇。
創業超過二十年的耐德科技創辦人雪倫(本名彭思齊)觀察,部分企業主想拍訂製劇是為圓夢,另一部分是二代接班想用來取得投資人信賴、引起顧客對品牌理念的共鳴。
但,只要拍一部微短劇就可以保證成功嗎?也拍電視廣告的六一七以中國模式舉例,傳統廣告和微短劇的成本,價位落差很大,但都是低則人民幣數十萬元,高則人民幣上千萬元不等,需要看品牌等級。
投報率上看電視廣告的五倍
他進一步分析,微短劇若能在網路上創造話題,投資報酬率,將是電視廣告放上網路平台後的五倍。然而,品牌訂製劇也伴隨著風險,因為不小心會拍出「土味」,品牌變得俯拾即是,就會失去稀缺性。
不過在TikTok上擁有超過二十萬名粉絲追蹤的「戴蒙老闆」林弘毅,看法相對樂觀。他認為,品牌訂製劇到未來,勢必會出現更多風貌、更高質感的劇情呈現方式。就像抖音剛出現時,影片大多是拍跳舞、挑戰、惡搞,撬動觀眾的底層欲望。但現在有更多企業主投入短影音分享商業策略。
只是,林弘毅提醒,企業想拍品牌訂製劇別急著「炒短線」,因為照搬中國劇本也難以打動台灣觀眾。
終極來看,現在品牌間的競爭,其實並不是投入傳統廣告或微短劇的廣告媒材之爭。而是,究竟品牌有沒有辦法與消費者產生情緒連結。
最終,誰可以用更快節奏,說出更動聽故事,才會是最後的贏家。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商業周刊》網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