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核二廠廠長曾文煌收賄百萬涉貪 裁定羈押禁見

川普政治報復「玩真的」! 同黨參議員坦承:我們都很害怕

LINE帳號被鎖好崩潰!5分傳2則同訊息到4群組 他被強制登出…無預警停權 數發部應介入

通訊軟體LINE近期被傳無預警刪除大量用戶帳號,但標準不明、無法補救,引發反彈。不透明的停權機制,不但有損用戶權益,更牴觸相關法規,主管機關應加強監管。圖僅示意,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通訊軟體LINE近期被傳無預警刪除大量用戶帳號,但標準不明、無法補救,引發反彈。不透明的停權機制,不但有損用戶權益,更牴觸相關法規,主管機關應加強監管。圖僅示意,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撰文‧馬揚異】

通訊軟體LINE近期被傳無預警刪除大量用戶帳號,但標準不明、無法補救,引發反彈。不透明的停權機制,不但有損用戶權益,更牴觸相關法規,主管機關應加強監管。

「你的LINE也被鎖了嗎?」這是近半年來,證券業、家電業等業務員之間廣為流傳的問候語。

「短時間大量傳訊」犯天條

帳號好友、群組全消失

去年10月颱風假期間,在南部擔任家電業務的小沈,將各地災情影片分享到3、40個LINE群組,不久後就發現傳出的影片,遲遲無法被好友讀取。隔天,他換支手機登入卻失敗,螢幕只跳出「59天後再試一次」的提示訊息。

小沈立刻透過客服系統通報異常,得到的答案,只說他違反LINE的《通用服務條款》,被限制使用權限,沒有其他細節。59天後,小沈的帳號並未起死回生,工作需要密集聯繫客戶的他,長期累積的3千多個好友、5百多個群組,就這樣無預警消失,連備份都來不及。

之後幾個月,相似的災情在各地輪番上演。今年3月,北部一名證券業務員也在發送LINE訊息後,突然被官方停權,他向周遭同業打聽,赫然發現身邊已有十幾人中鏢,甚至有朋友新辦4個手機門號、重新註冊,一周內又全數被禁封,業務圈哀鴻遍野。

這起停權之亂,最大爭議在於遊戲規則不明,用戶們直到被驅逐出場,都不知道自己究竟違反哪項「天條」。

他們曾嘗試向LINE客服系統申訴,只得到「違反《通用服務條款》」的罐頭回應,有用戶鉅細靡遺提供停權前傳送的訊息、時間和對象等資訊,仍然沒有下文;直到一名受災戶透過人脈,直接聯繫LINE公關詢問,才得知帳號突然被刪,是因為「短時間大量傳送訊息」。

實際翻開LINE《通用服務條款》,當中確實明定「用戶不得傳送相同或類似訊息給大量不特定用戶」,且只要違反服務條款的任何事項,LINE可以不事前通知,直接刪除用戶帳號。

然而,這種不平等條款,早已踩了消費者權益及相關法規紅線。

首先,LINE服務條款針對何謂「大量」不特定用戶,沒有明確定義。一名受波及的用戶直指,自己帳號遭2度停權時,沒有濫用行為,僅在5分鐘內將兩則相同訊息分享到4個群組,就被強制登出。

當時LINE公關建議他,若從事業務工作,需要大量傳送訊息,可註冊付費版的官方帳號方案,依照目前最高用量方案,每月繳1200元,可發送六千則訊息。為了正常通訊,他急急忙忙註冊,事後才發現訊息量是以「接收人次」計算,而非「傳送則數」。

舉例來說,假設他將同一則訊息同時發送給3百人,會以3百則計算,當每月6千則額度用盡,每則訊息還要額外加收0.2元。「我才用4天(額度)就爆了!」他邊苦笑邊試算,依照往常的訊息量,每個月工作20天,估計就要花費6千元。

平台擅自停權不合法

未回應爭議卻先推付費方案

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LINE當然有權利對「訊息大戶」設計收費方案,但這名受災戶強調,爭議在於前端的違規定義和標準不明,系統既無事先預警,也沒有事後補償回復機制,LINE擅自將用戶停權後,直接推薦高額付費方案作為解方,令人難以接受。

據了解,近半年LINE確實接獲許多消費者無故遭到停權的申訴案,但公司不願透露具體件數。

對於用戶反映停權機制不明,LINE回應本刊時強調,因為台灣詐騙問題氾濫,系統會嚴格偵測防範異常的用戶使用行為,但若非有確切的證據顯示帳號涉及詐欺、洗錢等違法行為,不會隨意刪除帳號。

至於用戶在多久時間範圍內傳送多大量訊息,會構成系統認定的異常使用行為,LINE以「防範不肖分子刻意操作」為由,不願意具體說明停權標準。

然而,這般回應難以說服廣大消費者。像是小沈只是傳送災情影片,帳號仍然直接遭官方刪除;且多數被波及的業務員,也僅傳送業務相關內容,無涉詐欺、洗錢等違法樣態。他們擔憂,LINE持續以「防詐」為由,迴避揭露相關訊息,將讓更多消費者置身帳號無預警「被消失」的風險。

事實上,LINE的處理方式,已經觸及消費者相關法規,有損民眾權益。

一位不具名的北部縣市消保官指出,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第十一條,企業經營者在定型化契約中使用的條款,應本於平等互惠原則,若條款產生疑義,「應做有利於消費者的解釋。」

按此原則,他認為LINE官方應在定型化契約中明確揭露「大量訊息」的定義,若無事前揭露,發生相關爭議時,官方應該站在用戶角度從寬認定;即使LINE針對特定用戶進行懲處,也應採取短暫凍結帳號、要求改善等事後補救機制,不應直接刪除用戶帳號。

不只是違規樣態定義不明,LINE在服務條款中,直接設下可無預警刪除用戶帳號的「天條」,也違反主管機關數位發展部所訂定的《即時通訊軟體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數發部公告的這項法規命令中,明定業者在定型化契約中應記載,只有在「用戶涉及洗錢、詐欺等犯罪不法行為」,或是「違反使用規約經通知未改善」兩種情況下,業者才能終止契約;且條款中,「不得約定」企業經營者得任意解除或終止契約。

實際對照LINE的《通用服務條款》,只要用戶違反條款任何事項,官方都能禁止用戶使用服務,甚至刪除帳號,明顯不符相關規範。

對此,數發部證實,在用戶未涉及不法的情況下,LINE沒有先行通知用戶要求在期限內改善,而直接停止服務或刪除帳號,違反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依照《消費者保護法》第五十六之一條,主管機關可要求企業改正,否則最高處50萬元罰鍰,且可按次處罰,數發部會依法請LINE調整及改善。

申訴退款管道不便

消保官:可提民事訴訟

除了使用條款爭議,這波停權之亂下,用戶已花錢購買的LINE貼圖、禮物,以及累計的LINE points點數,資產價值難以回復,恐怕會衍生更大的消費爭議。

小沈回顧,他的LINE帳號遭刪除後,原有五百多點LINE points無法取回,客服也未告知退款或救濟方式;還有朋友累計高達一萬多點,以LINE points在許多消費場域可用「一點兌換一元」計算,帳戶無故被砍,財損高達上萬元。

針對LINE並未告知用戶相關權益救濟方式,直到本刊主動詢問,LINE才提供連結,表明可讓用戶填寫客服表單申請退款。然而由於LINE points本身有使用期限,當小沈與身邊受害者透過表單申請退款時,點數已經逾期消失,財損恐怕再也追不回來。

消保官提醒,若LINE用戶遇到類似停權爭議,可依法提出民事訴訟,或向各縣市消保官提出申訴,將會依照「有利於消費者」的原則和精神,處理相關消費糾紛。

數發部也承諾,將會強化對通訊軟體定型化契約條款的監督與輔導,保障民眾權益。

LINE在台灣的用戶數突破2千萬,停權亂象延燒,已影響廣大民眾權益。平台雖應善盡打詐之責,但持續以不平等條款、不透明資訊,漠視無辜受害者的使用權益,恐怕會對企業形象造成反效果。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77期)

延伸閱讀》

台積電股價1135→816元,杜金龍硬著頭皮解定存「跌停板進場」,為何他說這次要買好買滿?鴻海、聯發科甜甜價曝光

00919崩到19.X元能買?她抱900張季領息60萬、喊話高息ETF夥伴:買進「低價股數」比氣長

市場在震盪,他卻穩穩做大!從一個停車位開始的規模思維:創業不燒錢,也能贏到最後

延伸閱讀

股市災民請看!店員揭秘友善食光「最難買時段」 先做一事免搶

58歲美魔女痛哭求助!社群帳號被停權「舞台瞬間中斷」

高中師涉性騷遭爆未通報 高市教育局:已排定性平會調查

新北瑞芳九份商圈大會齊勉勵 盼紅燈籠祭打響名號

相關新聞

借15萬連本帶利還19萬...信用小白陷負債輪迴!《金保法》能終結高利放貸亂象?

一支網路動畫影片、近百名大學生受害的詐騙案,讓「先買後付」等新興借貸亂象浮上枱面,融資租賃業務量高達7千多億規模,卻因監管力道不足逐漸失序,政府與業者必須聯手補破網。

川普關稅政策天天反覆 正和「這勢力」拉鋸中!杜奕瑾:美方篩選可信任夥伴「2面討好已成過去式」

美國總統川普對各國加關稅的政策反反覆覆,周一(4/14)稱關稅豁免清單是「假新聞」,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受訪時透露,智慧型手機、電腦和其他一些電子產品都將納入半導體的範疇。

台股上沖下洗 進場時機怎抓?傳產、科技、高股息ETF…15%策略造抗跌組合

隨2025年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台積電領銜的科技類股與市值型ETF績效落後。

所得稅報稅繳稅延長申報期!比照新冠作法…川普暫緩關稅 郭智輝拆背後意義

美國再度戲劇性調整關稅措施,處處劍指中國。行政院長卓榮泰周四(4/10)表示,接下來90天把握時間和機會,和美國進行直接有效的談判,爭取國家最大利益,也維護產業國際競爭力,並指示財政部研議比照COVID-19期間,延長5月開始的報稅期間。 對於美國關稅政策再度急轉彎,經濟部長郭智輝在立法院答詢時提到,他研判這是美國的談判手段,台灣只能提出因應辦法。 他認為美國可能是為避免誤判,所以願給有意談判的國家暫緩90天,之後有90天能慢慢談。

川普「停止發瘋」全球股市鬆口氣 史上最大外線交易?罕見有元首在社群喊進場時機

全球股市因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動盪不安,才高喊「絕不改變關稅政策」的他,4/9突然宣布暫緩政策,超過75國的關稅降至10%、為期90天;但在此政策宣布前,川普在自家社群媒體搶先發文「現在是進場的好時機!」讓不少人傻眼。 隨後美股聞訊大漲打破紀錄,台股今(4/10)日開盤也大漲噴發,讓部分人苦笑這種「先發call訊再抬轎」到底算不算史上最大規模的外線交易。

台第4大金控將誕生!為何金管會未對「新新併」提但書?關鍵是鬆綁ICS相關規定

金管會過去因中信金未提新壽財務評估與增資承諾,因此「緩議」其合併新光金,如今卻同意台新金對新壽「未來十五年不須增資」,標準顯然不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