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種常見行為 都可能是成人ADHD症狀

【文/樂羽嘉;圖片/Shutterstock】
美國大約有1000萬名成人(全球超過3億6500萬人)罹患ADHD,由於成年人的症狀可能非常不同,常常造成診斷延誤甚至被忽略,對生活與健康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
美國麻州劍橋非營利醫療系統「貝絲以色列拉黑健康中心」(Beth Israel Lahey Health)神經心理學家歐希亞(Dede O’Shea)表示,「尋求診斷的成年人,時常出現很多隱微症狀,而不是徹底的全面失常。」
ADHD的典型症狀如注意力不集中、衝動和過動,在成人身上通常沒有那麼顯著。這可能是因為那些兒時沒有被診斷出ADHD的成年人,花了一輩子的時間發展出應對彌補症狀的技巧。
華盛頓州臨床心理學家魯克(Cristina Louk)告訴《哈芬登郵報》,「有些ADHD症狀也很像焦慮或抑鬱的症狀。」
「多數人一開始會被誤診,然後因為治療沒辦法減輕症狀而感到挫折。」
你也可能在症狀出現當下,把某些感受或行為歸咎於其他原因,例如精神太亢奮是因為咖啡喝太多,或對當機的電腦大發脾氣是因為睡眠不足。事實上,這些都有可能是成人ADHD的症狀。
以下是你可能忽略的「成人ADHD潛在症狀」:
1.拖延到極限
ADHD大腦總是在尋找能夠帶來多巴胺衝擊的活動。有ADHD的人,沒辦法在無趣的日常任務中維持足夠的多巴胺,因此可能會盡一切努力逃避這些事情。
歐希亞說,「日常任務可能讓一般人覺得無聊,而有ADHD的人則會產生更極端的負面感受,因此會去逃避。」
「這種可能的ADHD症狀或許會被忽視,因為看起來很像是天生懶惰、欠缺動力。」
2.極度專注在相同的任務上好幾個小時
若你有ADHD,可能會很難開始做一件事情,特別是如果覺得這項任務很困難、超花時間,但一旦開始做,就會難以自拔,深陷其中,忽視其他重要任務。
歐希亞表示,極度專注(或過度專注)也是容易被忽略的症狀,因為看起來很像是你只有動力去做特定的事情,有時候也容易被誤解為自私。
難以切換任務,通常原因是大腦中多巴胺水平偏低。你愈專心做某個任務,獲得的多巴胺刺激就愈強,有點像進入所謂的「心流」狀態,但更像是被困在裡面。
魯克解釋,「最嚴重的極度專注,可能讓你不斷重寫一封簡單的電子郵件、完全無法切換去做新任務,甚至錯過重要活動,只因為你無法從某個工作專案中抽離。」
3.衝動花費
有ADHD的成年人更可能做出糟糕的理財決定,像是為了多巴胺的刺激衝動購物,因為覺得無聊而拖延繳帳單,或是乾脆忘記繳費期限。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大腦中「基底核」(basal ganglia)功能不足。基底核是一組負責評估情緒、動機、目標與風險的大腦結構。
這些結構等於是大腦不同領域用來溝通的高速公路,負責協調彼此運作,幫助你學習、建立習慣(例如遵守預算),以及規劃並執行任務(像是為退休存錢)。
Mindpath Health精神科醫師可汗博士(Dr. Zishan Khan)表示,「可以說,對有ADHD的人而言,基底核幾乎就像是短路一樣,沒辦法順利管理通過的訊號。」
4.失去所有時間感
這種現象也稱作「時間盲目」。有ADHD的人,會非常難遵守時間,或具體掌握做一件事情需要多少時間。
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沒確認是否有單一大腦區域負責掌管時間感知,但時間估算似乎與「前額葉皮質」有關。這個區域負責執行功能、專注力、注意力與組織能力等技巧,而這些功能的正常運作,依賴來自多巴胺相關路徑的訊號。
歐希亞舉例說,「你可能老是遲到,以為時間很夠,最後趕到不行」。
「你可能知道約會的確切時間,然後抓剛好的出門而不是給自己一些上路、停車、報到的緩衝時間。」
5.經歷情緒爆發
從焦慮、情緒緊繃到突然變得興奮健談,甚至暴怒或出現攻擊性,患有ADHD的人常常會情緒調節失能,導致出現突如其來的強烈情緒反應,連自己都沒預料到。
歐希亞解釋,「這是因為ADHD患者很難管理注意力、引導精力、找到程度適中的心理刺激。」
「這也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成人ADHD症狀。」
6.忘記吃飯
研究指出,ADHD與不正常的飲食模式有顯著關聯,最常見表現包括暴飲暴食或完全忘記吃飯。
科學家還沒完全釐清背後確切的機制,但可能牽涉到多重因素的結合,包括前額葉皮質和邊緣系統的大腦活動受到妨礙。
當前額葉皮質缺乏足夠的多巴胺,會擾亂你組織計劃、執行健康飲食的能力,也讓你很難維持固定的飲食習慣。多巴胺不足也會讓人更容易去拿「刺激感強」的速食或零食,來滿足大腦的獎勵機制、獲得短暫集中精神所需要的刺激。
可汗博士補充說,除了注意力,邊緣系統也負責調節情緒,因此有些人會下意識用食物來排解無聊或憂鬱,也有些人會在高度專注的情況下連續好幾個小時不吃東西,也可能完全忘記自己餓了或飽了。
7.睡眠障礙
失眠不一定代表你有ADHD,但研究顯示有ADHD的成年人可能有出現睡眠問題的傾向。
這可能是「網狀活化系統」(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RAS)活動異常的副作用。這是一套位於腦幹的神經通道網絡,對於調節意識清醒程度非常重要。
RAS的角色就像一個篩選器,會從感官接收到的大量資訊中篩出「需要處理的刺激」,再傳送訊號給大腦處理。
但是對於ADHD患者來說,RAS失調會讓大腦難以分辨什麼是「重要刺激」、什麼只是雜訊,使大腦很難在清醒與想睡狀態之間切換。
歐希亞指出,,有些ADHD患者還可能出現生理時鐘混亂的問題,例如睡眠相位後移症(Delayed Sleep Phase Disorder)、褪黑激素分泌延遲。
8.做決定要花一輩子
魯克表示,「ADHD患者可能會出現處理速度變慢的情況」。
所謂處理速度,是指在有限時間內,對一組選項或刺激做出反應的速度。
這不一定代表你優柔寡斷,而是你需要更多時間來釐清整個決策過程。
你可能難以整合細節來拼湊出整體畫面、預想每個選項可能帶來的後果,或是一不小心就被某個想法卡住,導致無法衡量其他可能性。
歐希亞解釋,「這是因為ADHD患者很難把注意力控制得很好來分析一項決定的利弊,也容易忘記剛剛的想法。」
9.總是坐立難安
「躁動不安」是成人ADHD最容易被忽略的症狀之一,因為這種表現往往被誤以為是壓力大、工作量太重或咖啡喝太多造成。
歐希亞表示,「成人的躁動比較不是明顯的吵鬧,而是會一直想站起來、到處走動,他們可能沒辦法好好坐著看完一場電影,中途一定要講話或拿起手機。有些人甚至會完全避開這類需要靜下來的活動。」
像是手腳一直動、抖腿、摩擦手指、摳皮膚這類小動作,也可能是躁動的跡象。
10.說話雜亂無章、喜歡壟斷對話
ADHD患者常常因為注意力控制不佳、當下記憶力差,而難以順暢跟上對話內容。
歐希亞解釋,「這可能導致他們常常插話,因為怕自己忘記要講的話,或是記不住對方剛說了什麼。」
「他們也可能因為躁動,忍不住立刻說出腦中突然閃過、覺得有趣的想法。」
什麼時候該考慮ADHD檢查?
如果你出現以下情況,可能值得進一步評估:
‧符合5個以上ADHD症狀
‧症狀持續超過六個月
‧發生在兩個以上的生活情境(例如工作與人際關係)
‧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或功能表現
診斷過程會收集完整的背景資料,不只確認 ADHD,也會排除其他可能原因,包括詳細詢問你目前的困擾、完整的精神症狀評估、個人與家族精神與身體病史。
若你確診ADHD,接下來會怎樣?
確診ADHD,對許多一輩子都在掙扎的成年人來說,可能是改變人生的轉捩點。這個診斷,有機會成為你重建信心與動力的起點。
紐約長老會醫院精神科醫師古德曼(Heather Goodman)說,「別人可能罵你『懶惰』、『沒出息』,但ADHD診斷可以幫你理解這些長期的掙扎,其實有根本原因。」
成人ADHD的治療方式與兒童類似,主要包括藥物治療、針對生活組織與執行力的心理治療等等。
歐希亞提醒,「明確瞭解自己的狀況,是康復的第一步。」
「當你終於明白發生什麼事,對接下來的人生會更有掌控感。」
【延伸閱讀】
光陽變天,新董事長柯俊斌會放棄電動車嗎?柯勝峯下台後還要做什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