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傅崐萁管家李慶隆訊問3小時 100萬交保實施電子腳環科技監控

ChatGPT「情勒鳥」也懂?全球職場AI潮贏家一次看

Duolingo的使命是透過教育將人們連結在一起。Photo by Alberto Moya on Unsplash
Duolingo的使命是透過教育將人們連結在一起。Photo by Alberto Moya on Unsplash

【文/曾子軒】

語言學習平台Duolingo在領英上分享,執行長宣布公司轉向AI優先的內部信件。取自Duolingo
語言學習平台Duolingo在領英上分享,執行長宣布公司轉向AI優先的內部信件。取自Duolingo

「情勒鳥」也要積極學ChatGPT?知名語言學習平台Duolingo,上週公布新一季財報,訂閱業務年增50%!本季營收則成長近四成。同時該公司才剛宣布AI轉型策略,似乎象徵著「AI只會取代不會使用AI的人」風潮正興起。即便該平台有深受歡迎還能帶業績的招牌角色「情勒鳥」,現在也得乖乖跟進學起AI工具。到底至今全球職場有哪些企業積極切入人工智慧創新?

許多學習外文的人士愛用的語言學習平台Doulingo,招牌角色是隻可愛的鳥兒,天天丟出各種情緒勒索訊息要用戶保持學習的進度,因此被粉絲暱稱為「情勒鳥」。然而,在ChatGPT風潮下,竟然連可愛的「情勒鳥」也可能失業?

Duolingo執行長路易斯.馮.安(Luis von Ahn)近期發內部信,向所有公司同仁強調,AI對工作的影響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他要求員工立刻擁抱AI。

不能等到AI百分之百成熟,才展開行動

路易斯.馮.安解釋,AI能夠提升生產力,但它還能做得更多。處於語言學習領域上,Duolingo的業務涉及產出大量內容,過往都是用人力製作課程和教學,但這樣無法擴展。

「我們最近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就是用AI取代原本緩慢又手動的內容製作流程。」路易斯.馮.安強調,團隊有責任儘快提供內容給使用者,倘若沒有AI支援,可能要花上數十年才能完成工作。

因為AI帶來的變革如此巨大,公司必須採用AI優先的策略,而AI優先意味著大破大立,不只是微調現有的工作方式而已。

在信件裡,Duolingo也提出幾點指導原則,引導員工參與轉型,包含:逐步停止聘用能以AI取代的外包人員、將運用AI能力納入徵才考量和績效評估、僅在工作無法自動化的前提下才能增補團隊人力。

路易斯.馮.安強調,雖然無法一夕之間便利用AI重構一切,有許多進展需要時間才能達成,但比起緩慢前進因此而錯失良機,寧願迅速出擊,即便品質會受到些微影響,「也不能等到技術百分之百成熟才開始行動。」

雖然大規模導入AI,路易斯.馮.安也重申,Duolingo仍將維持「以人為本」的文化,轉型目標不是取代現有員工,而是希望消除繁瑣低效的流程,讓團隊成員能更專注於高價值、創意性的工作。公司也會透過訓練與導師制度,協助員工掌握AI技能,希望讓員工順利過渡到新的工作模式。

不把AI納入業務就落後,OpenAI財務團隊也在用

不只是Duolingo,企業和工作者們都在擁抱AI,推出ChatGPT的OpenAI,也不例外。

OpenAI財務長法萊爾(Sarah Friar)本月(4)在高盛舉辦的「顛覆性科技高峰會」(Goldman Sachs’ Disruptive Tech Summit)上就分享自家財務部門怎麼運用AI。

OpenAI財務長法萊爾分享,自家的非技術部門例如財務團隊,也在積極使用AI工具。取自高盛YouTube
OpenAI財務長法萊爾分享,自家的非技術部門例如財務團隊,也在積極使用AI工具。取自高盛YouTube

「現在應該已經沒有哪位執行長或企業領導人,不知道自己必須把 AI 納入業務中,否則就會覺得自己已經落後了,包含我自己也是這麼想的。」法萊爾表示,自己接任OpenAI財務長職務後,第一件事就是帶領財務部門舉辦內部黑客松,邀請銷售、稅務、採購、投資者關係和解決方案工程等部門參與。

參與者分組討論,從最基礎的問題出發:「每天有哪些重複且不喜歡的工作?」接著試著短時間內利用ChatGPT打造客製化工具,改善大家發想的流程。

法萊爾回憶,當時適逢融資階段,投資者關係團隊需要應對大量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提問,而這場黑客松來得正是時候,團隊最後成功建立客製化GPT,可以根據提問生成適當答案,大幅簡化工作流程,「我們當時真的在會議室裡跳起舞來。」

除了自家應用以外,法萊爾也分享,OpenAI即將推出「軟體工程師代理」(Agentic Software Engineer,簡稱為A─SWE)。「它不只是增強現有員工的軟體工程師,只要用Copilot就可辨到。它如同字面意義,是能夠為你打造出應用程式的軟體工程師代理。」

法萊爾表示,A─SWE可以自主撰寫程式、開發應用,還可以測試、除錯,既要接手工程師不想做的事情,也能兼顧工程師想完成的任務。如此一來,各個企業都有望成倍增加團隊規模,進而擴張軟體開發的產能。

Anthropic觀察:新創比大企業更會靈活用AI

另外,從Anthropic本週(4/28)發表的經濟指標(Economic Index)報告,也能瞥見軟體工程上AI運用的冰山一角。

Anthropic針對自家旗艦對話式AI服務產品Claude,以及專門針對開發者的Claude Code,分析超過50萬筆與程式開發有關的互動紀錄,發現三項關鍵趨勢。

首先,AI正從輔助(augmentation)轉向自動化(automation)。在Claude Code的互動中,有高達79%的任務屬於完全由AI執行的自動化工作,遠高於Claude.ai的49%。換句話說,開發者直接利用AI開發出解決方案,不再像過往那樣,只是讓AI輔助自己寫程式而已。

第二,前端和使用者介面開發是AI滲透最深的領域。Anthropic觀察到,比起後端開發,前端網頁常見的JavaScript和HTML是利用AI生成程式碼中,出現頻率最高的程式語言,可以從中看出AI對於簡單的應用程式和介面設計帶來的破壞力。

第三,新創公司積極擁抱AI,而大型企業反應相對保守。Anthropic初步統計,Claude Code上有三分之一的對話可能和新創公司的工作有關,只有13%和企業應用程式有關,「顯示使用尖端人工智慧工具的靈活組織與傳統企業之間存在差距。」

Anthropic觀察,人們使用Claude和Claude Code以便實現自動化的情形正在增加。取自Anthropic部落格
Anthropic觀察,人們使用Claude和Claude Code以便實現自動化的情形正在增加。取自Anthropic部落格

包含Anthropic、OpenAI和Google等AI服務供應商,都在緊鑼密鼓提升自家工具的有效性,更鎖定AI Agent(AI代理)服務,希望讓Agent獨立完成工作;而從Duolingo和OpenAI的內部應用也能看出,不管是不是技術背景,都要迅速擁抱AI。

「AI不只是生產力提升工具,它讓我們更接近實現使命。」這是路易斯.馮.安寫給Duolingo員工的話,但其他企業若想要積極轉型,應該也都能從中有所借鏡。

延伸閱讀1:NotebookLM比ChatGPT優?怎麼用?更新中文Podcast原理拆解

延伸閱讀2:AI生成孤獨商機!人工智慧化身你的雲端情人

延伸閱讀3:AI現身消費者最前線,「這些」互動場景讓你驚嘆!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5月號】

延伸閱讀

MLB/「我受夠一直受傷了」雙城狀元郎歸隊談痛痛體質

聯發科智在家鄉競賽徵件 影響力共創獎可獲百萬獎金

愛不到就毀了?不滿前夫有新歡 巴西女送奪命復活節彩蛋毒死小孩

劇毒復活蛋殺人案!7歲男童吃後暴斃、母姊中毒命危 疑兇竟是她

相關新聞

反川普「50501運動」是什麼?一則Reddit貼文引爆席捲全美的民主抗爭

一則源自社群網站Reddit論壇的貼文,如今已演變成席捲全美的反川普群眾運動。這個以「50501」(50場抗議、50個州、1場共同的運動)為代號的草根行動,沒有中央領導、沒有組織名稱,卻從2月5日首度發起全國同步示威以來,就迅速激起民怨浪潮,數以萬計民眾走上街頭,向川普政府的行政擴權及民主倒退說不,讓50501成為一個集結民意、喚醒公民行動的象徵。

ChatGPT「情勒鳥」也懂?全球職場AI潮贏家一次看

「情勒鳥」也要積極學ChatGPT?知名語言學習平台Duolingo,上週公布新一季財報,訂閱業務年增50%!本季營收則成長近四成。同時該公司才剛宣布AI轉型策略,似乎象徵著「AI只會取代不會使用AI的人」風潮正興起。即便該平台有深受歡迎還能帶業績的招牌角色「情勒鳥」,現在也得乖乖跟進學起AI工具。到底至今全球職場有哪些企業積極切入人工智慧創新?

Computex 2025 德儀為何跟進輝達看好人形機器人?

2024年的Computex期間,輝達黃仁勳曾強調人形機器人是大未來,在5月將到來的Computex 2025,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簡稱TI)也將跟進瞄準人形機器人。TI工業自動化與機器人部門副總裁喬凡尼・坎帕內拉(Giovanni Campanella)接受《遠見》採訪,如何剖析未來這類智慧製造的人機共作能力?又如何預期未來機器人將從工廠走進一般生活場域?

紐西蘭零關稅牛奶攻台4個月 「價不降、量不漲」真相曝隱憂

紐西蘭零關稅牛奶攻台四個月,為何市場零售價格幾乎不動如山,並未大幅降價?數量部分,今年前3月不增反降?為何和消費者預期大不相同?一文看懂背後真相與隱憂。

企業、醫院掀ESG轉型浪潮 台灣永續工程3.0如何落地?

結束上一個20年,《遠見》ESG企業永續獎正式邁入第21個年頭,今年的314件參獎方案,足以看見台灣永續轉型的演化與優化,更證實永續工程3.0正式上路。此外,《遠見》今年更首創「ESG醫療永續獎」,將影響力延伸至國內醫療機構,為台灣永續發展締造全新里程碑。

90天豁免期倒數!台灣如何拆解川普關稅炸彈?

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投下「對等關稅」震撼彈,究竟川普祭出高額關稅的底層邏輯是什麼?將如何重塑全球政經與貿易版圖?從貿易戰引爆金融戰,「海湖莊園協議」為何是焦點?川普關稅豁免的關鍵90天倒數計時中,《遠見》為你深度整理台灣求生全攻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