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眾黨北市議員林珍羽罹肺腺癌 「我從來不抽菸、沒家族病史」

中職/女神李珠珢正式加盟悍將!第一位全經紀約啦啦隊員

海軍安江艦上士墜海亡 遺體蘇澳港內今早被發現

十大性與情感新聞出爐 教團:政府推廣性教育遠不及性平教育

台灣性教育學會、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連續五年辦理「台灣十大性與情感教育新聞事件」選拔,今日辦理2024台灣十大性與情感教育新聞事件記者會。記者李芯/攝影
台灣性教育學會、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連續五年辦理「台灣十大性與情感教育新聞事件」選拔,今日辦理2024台灣十大性與情感教育新聞事件記者會。記者李芯/攝影

台灣性教育學會、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偕國教行動聯盟連續5年辦理「台灣十大性與情感教育新聞事件」選拔,其中,第一項為針對家長進行的「台灣本土化性教育需求」問卷調查結果。專家表示,政府強推性別平等教育,對促進性健康的資源投入卻差很多,青少年容易落入「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的想法。而在性教育方面,根據調查,台灣家長認為性安全、性健康的教學應提早,性吸引力、性愉悅則需延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全面性教育」(CSE)概念,教育部2023年曾表示,將作為未來課綱研修的基礎,研擬中學階段全面性教育實施指引。不過,台灣性教育學會副理事長馮嘉玉表示,我國家長的意見與聯合國建議並不一致,反映我國國情及學生身心發展狀況與國外不同。

舉例來說,我國家長更在意性安全、性健康,因此「身體界線」、「自我保護」、「降低性風險」等主題的建議教學階段均較聯合國建議年齡為早,甚至部分在學齡前就應教導。對於性吸引力、性愉悅感受、懷孕避孕等內容,由於我國青少年的身心發展速度和國外不一樣,像是談戀愛、有親密交流的年齡段較晚,因此建議延後教導。

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理事、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指出,目前政府強推性別平等教育,對青少年性健康促進的資源投注卻遠遠不及。現今網路性資訊來源紛雜但取得容易,而家庭教育弱化、學校教育資源不足,導致青少年無法做出正確的性健康決策。2012年至2024年間,青少年淋病病例在10至19歲群體中增長6至7倍。

楊聰財認為,性別平等教育強調「身體自主權」,但身體自主權有權利與義務兩部分,青少年容易落入「只要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的想法。未來性教育應以「自尊自愛」為核心,強調健康親密關係的重要性,呼籲政府針對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做全盤的規劃,充實專業師資、師資在職培訓,並與時俱進設計性健康教育教材。

今年入選的十大事件,還包含青少年性病、兒少性剝削、數位性暴力、性別友善廁所、代理孕母爭議等等,國教行動聯盟常務理事張文昌表示,賴清德總統上任前提出「健康台灣」的目標,從十大新聞中看見的卻是婚育困境、性健康、性教育的不足、親密關係暴力,顯示「健康台灣」既不健康、不幸福,更不快樂。

性健康 性教育

延伸閱讀

性平小扎根 北市編百萬補助性平桌遊給公私立幼兒園

114學測英文/補習班作文猜題命中「颱風假」 教團1原因喊不意外

114學測國文/命題緊扣15篇古文 教團:沒考國學常識卻列必選修「有矛盾」

青少年自殺死亡率攀升 民團:3次心理諮商是基本應延續

相關新聞

台灣首次國際登月任務 中央大學深太空輻射探測儀發射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自主開發深太空輻射探測儀(Deep Space Radiation Probe,簡稱DSR...

不計國中會考成績 五專完全免試反應熱烈、將擴大辦理

為持續推動五專升學進路多元免試精神,技專校院招生策略委員會今表示,去年試辦反應熱烈,114學年將擴大五專「完全免試」入學...

十大性與情感新聞出爐 教團:政府推廣性教育遠不及性平教育

台灣性教育學會、華人情感教育發展協會偕國教行動聯盟連續5年辦理「台灣十大性與情感教育新聞事件」選拔,其中,第一項為針對家...

宜蘭縣內國小幹事兼職多…工會籲補足人力 縣府:可申請

宜蘭縣內73所縣立小學中,核定配置的幹事數量是59名,許多學校未設置專任的人事或主計人員,高達7成幹事同時兼辦多項業務。...

「AI超人」到環山部落 數位局攜東海大學前進梨山辦數位教育

台中市政府數位發展局與東海大學共同舉辦「AI超人快樂兒童數位營」,在和平區環山部落登場,為和平區平等國小學童安排為期3天...

提振學生午餐食慾!台南舉辦廚藝競賽 親子料理人氣王出爐

學校的營養午餐除了要吃得營養,也要讓學生喜歡吃,南市連續6年舉辦廚藝競賽,今年主題是「節慶暨創意料理」,今在亞洲餐旅學校...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