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冷眼集/抗中保台搶戲 大專校院校長會議變調

每年初登場的大專校院校長會議,除邀請各大專校院校長,亦包括國科會、中研院等代表,匯集全台最聰明的頭腦共商教育大計,過往多聚焦討論少子化衝擊、大學學費等牽動台灣高教發展的議題,然而今年在教育部和總統府、陸委會一搭一唱之下,校長會議成了抗中保台的擂台。本該討論高教困境的校長會議變調,追求學術自由、校園自主的大學被政治染指,也折損了一次商議高教的機會。
過去校長會議多在商議大學治理、精進校務,像是前年清大前校長賀陳弘曾於會上建議,低學費是在謀殺台灣高教,應從政府、民間、使用者三方面思考解方;去年則在私立科大協進會奔走下,讓前教育部長潘文忠首肯,民間捐款私校可百分百抵稅,大學校長會議重要性與影響性可見一斑。
然而今年議程公布學界即嗅出不尋常氛圍,陸委會闊別十幾年後將再訪,議題圍繞兩岸關係和政策。果不其然,會議首日,從賴清德總統的「文攻武嚇說」、教育部封殺大陸三校,再到昨天陸委會主委邱垂正的「兵臨城下說」,至此已為整場大學校長會議定調,主旋律從過去的共商高等教育,轉變為抗中保台。
也難怪台大前校長管中閔忍不住在臉書發文諷刺,稱夢到站在大學校長會議的會場後方,校長正侃侃而談高教發展理念、規畫和挑戰,總統等高官都赫然在座,人人專注聆聽,部長和主委振筆疾書,記下發言重點,卻原來是「南柯一夢」。
即便陸委會未說破,但大學校長多已了然於心,更有學界形容過去是鐵幕分隔兩岸,如今則是一堵玻璃帷幕,自由交流掛在嘴上但總看得到吃不到。校長會議成了政府抗中保台大內宣、府院態度的布達大會,然而少子化招生、技職教育崩壞、學歷貶值、青年低薪、人才外流、高教國際競爭力下滑等高教困境,政府還關心嗎?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