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取消自由入學挨批倉促 教育局:會持續滾動式修正

台南市114學年度全面取消自由入學、恢復學區制,教育局今在市議會進行專案報告,多數市議員認為政策推動太過倉促,且共同學區配套措施不夠完善,恐引發「戶籍遷移潮」等亂象,對此,教育局長鄭新輝回應,取消自由入學並非倉促決定,後續也會持續滾動式修正。記者萬于甄/攝影
台南市114學年度全面取消自由入學、恢復學區制,教育局今在市議會進行專案報告,多數市議員認為政策推動太過倉促,且共同學區配套措施不夠完善,恐引發「戶籍遷移潮」等亂象,對此,教育局長鄭新輝回應,取消自由入學並非倉促決定,後續也會持續滾動式修正。記者萬于甄/攝影

受少子化影響,台南市114學年度全面取消自由入學、恢復學區制,教育局今在市議會進行專案報告,多數市議員認為政策推動太過倉促,且共同學區配套措施不夠完善,恐引發「戶籍遷移潮」等亂象,對此,教育局回應,取消自由入學並非倉促決定,後續也會持續滾動式修正。

市議員蔡宗豪表示,取消自由入學的政策雖屬趨勢,但學區制度的調整不能倉促上路,且許多家長對於共同學區範圍仍一知半解,多數家長更關心的明星學校問題,質疑教育局在新舊制度交錯之際,是否真的已妥善規畫校園資源調配,防止教學負擔加重及資源失衡。

市議員陳怡珍提到,市府今年初突宣布全面取消自由學區、恢復學區制,政策推動倉促、缺乏緩衝期,導致許多學校及家長措手不及,也讓學區規模較小的學校恐在招生上更加困難。

市議員朱正軒則說,全市目前約277所國中小,有近63%學校原採自由入學,取消後明星學校依舊爆滿,如建興國中、復興國中備取人數仍高達數百人,總量管制壓力沉重;反觀學區小、生源少的學校,恐加劇招生困難,衝擊偏鄉小校多年累積的教育特色。

他也指出,教育局推動取消自由學區,落實就近入學的教育理念,但類似崑山國小基本學區只有1.5個里等各類問題,並無提前因應,教育局應盡速檢討基本學區及推動共同學區範圍,讓學生能夠合理就學,而非凡事推給遷戶籍。

對此,教育局長鄭新輝回應,教育政策隨時間遷移與環境變化而調整有其必要性,取消自由入學制度,非倉促推動,而是經過2年多的討論與意見徵詢,審慎評估後的結果,且為降低衝擊,規畫配套措施包含現已就讀學生不受影響、已有兄姊或弟妹就讀者可免遷戶籍、可至家長工作地所在學區就學、或以居住事實證明等方式就近入學。

教育局也說明,114學年度各校新生報到人數變化以學區內人口變動為依歸,整體而言,並未受取消自由入學影響,根據報到後數據分析結果顯示,國小6班小校的班級數未受取消自由入學影響;中大型學校則依學區內新生多寡,班級數略有消長。

教育局也強調,少子女化趨勢無法避免,為落實法定學區就近入學精神、穩定各校生源、降低校際間競爭與資源浪費,讓學校能適切掌握所需教學空間與師資配置,提升教育資源的使用效益,適時取消自由入學並回歸法定學區制就近入學確有其必要性,未來也會持續滾動式修正。

戶籍 教育局 議員

延伸閱讀

2月才到校任職...女老師生前任高年級導師 議員曝:挑戰極大

某國小代課師不明原因墜樓…送醫不治 教育局曝日常表現

2國中生互毆影片瘋傳 中市教育局證實「校外爆肢體衝突」:有校安通報

額滿學校家長搶破頭 新北修法額滿學校「不新增學區」

相關新聞

大學性平會 1人負擔8千學生

性平法實施將邁入第廿一年,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針對大學性平課程開設、性平會組成和量能進行調查,發現校園性平會的遴選標準、...

共讀一本好書徵文大賽涉校園統戰?教育部:已接獲檢舉

中華民國章法學會與中共黨政機構合辦「2025年『共讀一本好書』徵文大賽」,凡報名投稿可獲福建研學資格,但中方主辦單位之一...

台南取消自由入學挨批倉促 教育局:會持續滾動式修正

受少子化影響,台南市114學年度全面取消自由入學、恢復學區制,教育局今在市議會進行專案報告,多數市議員認為政策推動太過倉...

曾任高年級導師...女老師2月才到校任職卻墜樓 議員曝:挑戰極大

北市大安區某國小今天發生墜樓事件,一名46歲代課老師今天早上因不明原因突從學校4樓墜下,送醫不治,據了解,該老師今年2月...

南市國中小校長遴選啟動 粥少僧多想當校長愈來愈難

台南市國中小候用校長40餘人,隨著部分校長退休、連任及調動,已啟動遴選作業,但因退休人數少,缺只有11個,加上4所國小停...

雲林縣府打造5星級教師研習中心 科技教室彈跳攀岩場應有盡有

雲林縣府自籌7600萬元結合科技與健康,在斗六市鎮南國小完成首座最具現代化的教師健康、研習中心,除有足以媲美國際級的影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