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派出所停車被批「耍特權」 民進黨彰化縣議員賴清美遭停權1年

獨/川普掀股匯債三殺風暴 金管會對壽險壓力測試二大新指令曝光

「我們要求蠻高的」116升大學 台大僅一科系不參採數學

低薪高工時 教保工會明上街:終結血汗教保盡速修法調降照顧比

明天是五一勞動節,教保員、幼托老師將走上街頭爭取權益。聯合報系資料照
明天是五一勞動節,教保員、幼托老師將走上街頭爭取權益。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指出,明天將參與「五一行動聯盟」所發起的2025五一勞工「反霸凌、要保障」大遊行,幼托人員將走上街頭,控訴長久以來面臨低薪、高工時、超收頻繁、師生比不符等不合理的勞動情境,但政府卻束手無策,毫無作為。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指出,從2004年至2024年的全國私幼勞動調查數據可以看出,教保人員每日的平均工時都是9至10小時,5成以上每周都要加班,但有領到加班費的比率大多四成。去年下半年調查顯示,只有13%的幼托人員滿半年如實請休3天的特休假,也只有15%的幼托人員可以依自己的年資如實請休勞基法規定的特休假天數,且有九成的工作者表示,放特休假會被雇主扣薪。

薪資方面,平均薪資從2004年的20825元至2024年的35275元,看似有改善,但提升相當緩慢。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指出,教保人員平均40歲,總年資14.5年,月平均薪資才達到35275元,若以行政院主計總出所公布113年「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數據來看, 教保人員的月平均薪資不及滿30歲人的月平均薪資45195元,落差將近一萬元,真是情何以堪。

工會指出,這樣的勞動環境與薪資結構根本無法反映出此工作的勞動價值與專業性,導致許多有經驗的幼托人員出走,而幼保系畢業的學生選擇不進入幼托職場,缺工窘境正在持續的惡性循環中。該會更呼籲,應儘速修法調降照顧比,目前不論是托嬰中心的照顧比下修至1:4,或幼兒園至1:12,都只是公立或公辦民營的幼托機構先行,衛福部與教育部應盡速提出《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設置標準》與《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修法進程,讓合理的照顧比全面實施。

不少幼托人員長工時、無法休息。該會也呼籲,勞基法第35條規定工作4小時要休息30分鐘,是保障勞工的健康與延續優質勞動力的關鍵。幼托行業屬於高壓力、高情緒的勞動現場,第一線幼托服務人員在長時間的工作期間,有一段休息時間,不論對於工作者或幼兒都是維持照顧品質的關鍵,不該輕易取消或彈性化休息時間。

全國幼教產業工會表示,公立幼兒園中唯一具有勞工身分的教育從業人員契約進用教保員,是學校中最弱勢的一群。自2024年8月走上街頭,向國教署提出教保員假期要平權的訴求,至今已歷九個月。國教署仍未就相關議題作出具體回應。這樣的延宕,不僅讓教保員的基本權益持續懸而未決,也加深了教育現場基層人員與政府之間的對立與不信任。

工時 薪資

延伸閱讀

推進建設與民族復興 習近平工會發表談話:順應科技革命、提升勞動者素質

王文濤晤德汽車工會主席 盼解決歐盟對陸電動車反補貼

30位優秀教保、護理員表揚 感謝他們用愛支持心智障礙者

獨/京城銀工會通過員工安置方案 與永豐金合併只差最後一步

相關新聞

大學性平會 1人負擔8千學生

性平法實施將邁入第廿一年,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針對大學性平課程開設、性平會組成和量能進行調查,發現校園性平會的遴選標準、...

低薪高工時 教保工會明上街:終結血汗教保盡速修法調降照顧比

全國教保產業工會指出,明天將參與「五一行動聯盟」所發起的2025五一勞工「反霸凌、要保障」大遊行,幼托人員將走上街頭,控...

影/台南市一校長遭退休教師控霸凌 教育局:混淆視聽與事實不符

民進黨立委范雲今與職場霸凌被害人及勞教團體開「職業安全衛生法」修正草案記者會,其中有來自台南的被害人,指控遭校長霸凌,因...

台少盟呼籲政府正視青少年勞動權益 課綱納入勞動教育

五一勞動節前夕,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與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舉行記者會,指出當前政策長期忽視青少年打工族的困境與教育需求...

托福獎學金支持大專生研究計畫 加碼到1萬元

托福測驗(TOEFL ITP)台灣區總代理忠欣公司今天宣布,托福獎學金今年度將加碼,研究計畫組每名補助金額從新台幣800...

公幼海嘯/全數招滿 熱門幼兒園「軟實力」打動家長

公幼近年面臨招生海嘯,新增的2歲專班、寒暑假延托服務雖讓招生略有回溫,但挑戰依然嚴峻。如何在多重夾殺中突圍?今年依舊全數滿招,更吸引200人預約參觀的公幼教師揭秘訣,不能再默默做,行銷模式也要翻轉,軟實力更是打動家長的關鍵。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