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怕賴清德成「麻煩製造者2.0」?美外交專家呼籲川普「管管台灣」

張麗善為何惹眾怒?她連擲7個聖杯當上「爐主」...地位尊崇、還有這任務

5月轉運當頭!這幾個生肖默默暴富、迎來全方位好運

中信夢想家圓夢工程助偏鄉學校 結合在地文史創作偶戲

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公益場於中國信託金融園區舉辦,近兩千名觀眾為偏鄉學子喝采。圖/中信文教基金會提供
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公益場於中國信託金融園區舉辦,近兩千名觀眾為偏鄉學子喝采。圖/中信文教基金會提供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啟動「夢想家圓夢工程」,攜手藝術導師進駐偏鄉學校,透過長期深度藝術課程,陪伴孩子開啟視野、建立自信,最終站上正式舞台,接連獲得第21屆「遠見ESG企業永續獎」傑出方案–教育推廣組首獎、第2屆「聯經人文企業獎」藝文推手獎卓越獎。

中信文教基金會表示,「夢想家圓夢工程」自2017年啟動,與張中立排笛團、國際編舞家布拉瑞揚、優人神鼓及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合作,足跡遍及宜蘭、花蓮、台東、台南、屏東、新北等縣市,扶植2715名師生。跨領域的藝術導師為孩子量身打造多元藝術課程,帶領孩子編舞、編劇,從偏鄉教室走上正式舞台,完成一場屬於自己的演出。

「我們發現,偏鄉藝文教育是否能延續下去,關鍵在堅守教室的偏鄉老師」中信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台表示,把藝術資源帶進偏鄉後,更重要是如何「留下來」,因此與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合作「種子教師計畫」偶戲教學錦囊分享給偏鄉種子老師,再由老師們帶回各自的學校,轉化成適合孩子的課程。6所學校老師在特訓後,各自發展出結合在地文史的教案,創作形式多元、主題豐富的偶戲。

中信文教基金會自2023年起每年暑假都邀請偏鄉師生在中國信託金融園區演出,宜蘭萬富國小三年級的簡尉竹自從偶戲課程進入校園,得到蔥田田野調查、學習光影戲,還得練習當配音員,每天都充滿新挑戰。

台南市曾文農工特教班學生多為智能障礙,班導劉持均希望透過偶戲引導學生學習溝通,不過,滿腔熱血的她剛把偶戲帶到班上就遇到困難,因為害羞的孩子們連站上講台都不願意。無獨有偶劇團入校陪伴教學成為一大助力,除了設計黑光戲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也協助種子教師調整教學方式,孩子們從不敢上台到願意嘗試。

中信文教基金會表示,「夢想家圓夢工程」為藝術導師、種子教師及偏鄉學校搭建平台,希望以藝術為媒介,打開孩子視野與潛力。第2屆「種子教師工作坊」將於5月中旬起跑,今年課程將分為初階立體故事屋創作班、進階加拿大影子劇團大師班,歡迎全台對偶戲教學有興趣的教師報名,共同為偏鄉藝文教育播種,展現在地續航力。更多訊息詳見「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官網」(https://www.ctbcculture.org/w/CTBC/Index)。

中信 偏鄉學校 教師

延伸閱讀

中信金放大招!7天全薪「員工關懷假」 恐掀跟風潮

興國高中獲准114學年更名中信國際高中 培育未來國際人才

TPBL/本土雙衛聯手發威 夢想家送雲豹3連敗

海外首檔主動式ETF來了!中信ARK創新主動式ETF6月2日募集 發行價10元

相關新聞

114公立高中教師甄選 6452人報名預計1323人進入複試

教育部辦理「114學年度公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甄選」,初試於今天上午在國立興大附農等8所學校登場,教育部表示,今年共645...

百大文化基地開箱 李遠盼繼蔣渭水再創台灣新文化運動

文化部今舉行第一屆百大文化基地發表會,文化部長李遠表示,百大文化基地廣含文化各層面,希望繼蔣渭水百年前推動的新文化運動後...

經部祭AI新秀菁英培訓 每人最高可獲28萬生活補助

為滿足產業AI應用人才,經濟部規劃啟動AI新秀與菁英計畫,最快5月開放申請,將針對應屆畢業生和在職者設計不同類型培訓課程...

獨/新北4小學爆食安危機 飯有塑膠片、湯有蟲 學童餐後10分鐘腹絞痛

新北泰山4所小學近月爆發營養午餐食安危機,家長反映學童午餐飯有塑膠片湯有蟲,學童餐後10分鐘腹絞痛,家長訪廠發現廚房凌亂...

從馬祖出發 馬高2學生入選百億圓夢計畫走向世界

國立馬祖高中有2位學生獲教育部「青年百億圓夢計畫」錄取,將於暑假分別前往日本與冰島展開海外學習之旅,成為離島青年勇敢追夢...

明年寒假後上3天課才放春節 家長嘆返鄉、旅遊難安排

有家長反映,2026年行事曆草案,中小學寒假與農曆春節假期間夾著3天的上課日,家長恐不易安排假期。教育團體和學校端則表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