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公職翻轉貧窮」引論戰 過來人揭4困境:出事基層被推去賠償

一名男網友為了翻轉原生家庭的窮困,夢想當公務員,但也引來勸退的聲音。示意圖/ingimage
一名男網友為了翻轉原生家庭的窮困,夢想當公務員,但也引來勸退的聲音。示意圖/ingimage

考公職為了就是翻轉窮困的家庭錯了嗎?」一名男網友在論壇如此質問,他觀察到,很常看到有人對公職表達不滿,對此他直言,自己出身於單親家庭,且家中也沒提供過金援,夢想當公務員就是為了翻轉貧窮。貼文引起過來人留言,直言當公務員可能面臨:身體狀況愈來愈差、賠償與懲處、與長官和民眾等人應對狀況、薪水無法反映付出的努力等問題;不過也有網友支持原PO。

原PO在Dcard以「真的好想上榜,不是反串」為題發文表示,很常在滑Dcard時看到對公職不滿的心聲,他對此不滿地說,「都沒有想過有些人真的很想考上嗎?」並呼籲網友將心比心,體諒窮過、苦過的人的心情,原PO也認為這些表達不滿的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他更稱,若公務員身分能移轉,他必定第一個報名。

對於原PO「想靠公職翻轉窮困家庭」,有網友點出公務員薪水其實不高,「我最近來爬文也才知道公務員現在這麼忙,現在看了薪水再對照雙北的物價高漲」、「公務員薪水在雙北真的很低XDD」、「雖然不知道原PO的考試目標是什麼,不過大多公職的薪資不高,能翻轉一個家庭的公職非常少啊」、「高考1個月才有5萬多,還要扣公保跟退撫,萬一分發台北市1個月租金都接近2萬,再加北市生活費,1個月就算能存2萬,是要翻轉什麼人生?」、「看房價,雙北公職跟乞丐差不多」。

也有人透露公務員面臨的其他問題,「考上後,只有考上的那一刻是爽的,剩下的日子也很現實。考上公職不是考上而已,而是要面對民眾、同事、長官等等的問題,這才是為什麼會有上述言論的原因」、「那些垃圾單位裡面的主管,根本不配被尊重」、「表達不滿有時候是希望更好,而不是機關亂搞,出事讓同仁面對國賠和懲處;作業要符合法律和比例原則」、「可惜實務上許多出事把基層或菜鳥推出去刑罰跟賠償,連補償也是」、「綁約在外地、半年試用期、第一年沒特休等,公職對新人極度不友善」、「我賺到的錢都變成醫藥費了」、「對呀,覺得身體越來越差了」。

有網友則對原PO的夢想表示理解,「我懂你,我家裡也很窮,學費都繳不起,大學除了上課就是打工,完全沒有休息的一天,做過很多累又低薪的工作,考上公職後月入5萬、年收70萬,對我來說已經很滿足了」、「真的,我懂!其實考公職只為了求得安穩的工作」、「懂你的心情,求一份穩定跟正常工時薪資確實是一種幸福沒錯」、「公職其實就是普通人當中比較好的選擇」。

主管 低薪 公務員 考公職

延伸閱讀

離職考公職?她月領6萬8想換跑道 過來人搖頭曝選「這」更好

公職路上一度迷惘 她狂刷考古題「偷吃步」3個月就考上

稱被滲透非今開始…賴清德:法制完備前 綠公職入中港澳需報備

問到同事表情僵!公職菜鳥嘆工作難 過來人共鳴:這件事超痛苦

相關新聞

「理組隨便念都百萬年薪」他納悶為何不讀?文組人訴真實心聲

同是社會新鮮人,理組的薪水一般多高於文組。一名網友在Dcard以「誰可以告訴我為什麼要讀文組」提問,明明理組薪水通常高於文組是共識,為何許多人考得到頂大文組,卻不願退一步去四中念理組,對此網友吐槽「人生不是只有唸書」。

國立「中字輩」不好嗎?她疑惑朋友選東吳、輔大 過來人曝:曾被震懾

台灣頂尖大學除了台、清、交、成、政最為知名,再來就是中南部的四中,一名女網友卻表示,有些朋友寧願留在台北念私立前段大學,也不願意就讀這些知名國立大學,明明國立大學校名好聽資源又好,不懂為什麼不少人放棄就讀。

校園新鮮事/屏東縣長榮百合國小 傘兵校長帶學生跳繩練膽識

屏東縣長榮百合國小校長陳世聰自傘兵退伍後持續鍛練體能,年近60歲的他至今可跳繩二迴旋100下,體能勝過許多年輕人。為訓練...

戴錫欽成功高中畢業40年主持餐會為母校募得250萬元

台北市立成功高中5月3日舉行校慶活動,晚間舉行校友重聚餐會,校友踴躍捐輸,總共募得近250萬元,協助母校校務發展。台北市...

澎湖遷徙高雄延續黑水溝精神 西瀛畫會「黑水溝傳奇」聯展今開幕

高雄市西瀛畫會「黑水溝傳奇」聯展今在文化中心至美軒盛大開幕,共有39位來自澎湖、旅居高雄的藝術家參與,展出包括油畫、水墨...

花蓮原民神父發表南勢阿美辭典 盼族人找回身分認同

花蓮阿美族神父曾俊源費時40年蒐羅、編纂,今天發表厚逾千頁的「南勢阿美辭典」,他說,這是多年田野記錄與族人交流的成果,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