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團指校園濫訴 教育部:已修法加速處理流程
全教總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校園濫訴情形嚴重,近9成教師認為對教育品質有負面影響。教育部回應,已修法加速處理流程,且情節較輕無須組調查小組,減少行政負擔。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與民主進步黨籍立委林宜瑾、台灣民眾黨籍立委黃珊珊等人一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各界正視校園濫訴的問題。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去年上路後,校園案件無論大小全都送交調查,這樣「寧可錯殺、不願錯放」的思維,導致只要有人指控,學校就必須進入調查程序。
侯俊良表示,教師往往為求自保,教學傾向保守。全教總調查發現高達89.2%的教師,認為對教育品質有負面影響,甚至影響長期留任的意願。
教育部以文字回應中央社指出,民國113年修正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已明定學校可不受理的事項。另為避免耗費行政資源及加速處理流程,校事會議對情節明顯未達應依教師法予以解聘、不續聘或終局停聘程度的案件,可不組調查小組。
教育部表示,「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也明定強制必要性措施及阻卻違法事由,避免教師積極處理學生違法行為時,遭受不利處分。未來會持續支持教師管教權及保障學生受教權,建立友善、溫馨的校園學習環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