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解聘新法周年 影響8成教師留任意願

新版「教師法」實施後,「高中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解聘辦法)也引入校事會議調查制度。隨著解聘辦法上路滿周年,全教總近期做問卷調查,六三九五位教育人員參與,有近九成指校事會議對教育品質有負面影響,八成一影響留任意願,更有八成四教師表示不鼓勵子女從事教職。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說,根據國教署、全教總調查,進入調查到確認情事,實際停、解聘的教師約僅百分之六,有六成案件都以查無此事作結,代表教學現場其實沒有這麼多不適任教師,但影響學生受教權卻是真的,很多教師怕被投訴,教學傾向保守。
侯俊良指出,現行校事會議制度成案率極低,但每次調查都需動員行政人力、聯繫外聘調查委員,並通知家長與學生配合,不僅學校行政疲於奔命,也對教師心理造成壓力。
立委林宜瑾說,教學現場充滿光怪陸離的投訴,如投訴教師出題太難打擊學生自信;教師拿白色粉末操作實驗,反被家長檢舉懷疑教師吸毒;甚至教師假日去速食店用餐,被檢舉吃垃圾食物,呼籲重新檢視解聘辦法。
侯俊良呼籲朝野立委,參考韓國教師地位法修法內容,以維護學生受教權為前提,規範教學自主不應受不當干擾,回歸有問題先溝通的模式。
教育部回應,現階段已設有規定,以減少學校端行政作業負擔,國教署將再向地方政府及學校加強宣導,並持續收集教學現場及地方回饋意見,做為未來修訂解聘辦法參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