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下周公布校園手機使用辦法9月實施 教長:入校原則採集中管理

手機在校管理議題在各級學校爭議不斷,教育部長鄭英耀今日表示,下周之前將公告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的修正案,預計今年9月開學實施,原則上未來學生入校後手機就必須集中管理。另一方面,教育部也將加強推廣學生網路使用安全,並協助家長在孩子的手機上裝設管理工具,以了解、控管孩子的使用行為。
教育部日前召集相關單位討論「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的修正,鄭英耀今日在教育部舉辦的「攜手共護網路新世代」記者會上表示,該原則已經和家長、教師、校長團體充分討論,完成行政程序後,預計下禮拜前就可公布,今年9月開學後實施。
鄭英耀指出,原則上未來學生進入校園後,手機就必須集中管理,至於要透過哪種方式收手機,會尊重各校的管理方式。
而從歐美國家與國內相關研究來看,鄭英耀表示,隨著智慧型手機、網際網路發展,除了占用青少年的時間,也讓他們忘掉與家人、親朋好友的情感連結,在學習上更造成負面影響,青少年憂鬱、焦慮、自傷甚至自殺的情況不斷增加。
國教署長彭富源指出,教育部針對學生網路使用提出行動方案,首先是推廣手機原廠免費提供的保護管理工具,將動員全國家庭教育中心、社區大學、社教館所,提升家長對網路議題的敏感度,並為孩子裝設工具。資科司進一步說明,目前iOS、Andriod系統都有內建管理軟體,家長不用額外付費、安裝,教育部會提供操作指引,讓家長能夠控管孩子的手機、了解平常使用什麼軟體。
此外,彭富源說,將強化家長數位素養與親職教育,讓孩子遠離色情或不當網站。而在家長會、學校親師座談會等重大場合,也設置攤位,協助家長了解如何裝設管理工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