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早盤/道瓊挫跌逾100點 美失3A評等引發債券殖利率飆升

幕後/不是北市也難 輝達選士北科T17、T18暗藏三贏盤算

未來1周持續炎熱!明高溫飆36度 這日鋒面接近「午後全台有雨」

金城國中不雅考題延燒 家長再批校方調查是在調查學生

金城國中不雅考卷爭議持續延燒,家長不滿情緒持續高漲,家長氣憤的說,「可以饒了孩子嗎!」,整個試卷很明顯的是老師的問題,怎麼現在出個調查,好像要調查孩子,恐讓孩子受到「二次傷害」。記者蔡家蓁/翻攝
金城國中不雅考卷爭議持續延燒,家長不滿情緒持續高漲,家長氣憤的說,「可以饒了孩子嗎!」,整個試卷很明顯的是老師的問題,怎麼現在出個調查,好像要調查孩子,恐讓孩子受到「二次傷害」。記者蔡家蓁/翻攝

金城國中不雅考卷爭議持續延燒,家長不滿情緒持續高漲,有家長爆出校方昨天發出針對九年級健康段考試題事件參與調查意願統計,家長氣憤的說,「可以饒了孩子嗎!」,整個試卷很明顯的是老師的問題,怎麼現在出個調查,好像要調查孩子,認為以金門這種小島習性,誰敢在記名的調查表上說出意見,擺明讓孩子受到「二次傷害」。

金城國中不雅試卷事件延燒10多天,學校先是在會考的前3天舉辦班級親師會引起家長怒火,緊接著在會考結束後校方昨天又發放參與調查意願調查表,再度引起家長的抨擊,有家長說,竟然要調查事件,應該要請教育處的心衛中心的輔導老師出動調查,怎會用這樣粗糙的調查表方式,無疑把孩子攤在陽光下。

也有家長說,金門就是「小島」,大家彼此都認識,根本不太會有人敢在調查表上具名留意見,他上面的問題是「對於這次的試題,孩子看過後的感受是?」、「若孩子有意願透過『做問卷』(問卷內容將保密)的方式表達他/她『對這份考題』的想法,家長是否願意支持?」,家長擔憂如果大家都不敢明著寫或表態,學校或教育處是否會以沒造成學生影響,將此事「含糊帶過」。

一名李姓家長氣憤的說,這件事經過媒體報導,才受到各界重視,但此事明顯是老師的問題,就處理老師,怎麼會一有個風吹草動,學校跟老師一直在追查,問學生是誰告知記者、議員,誰傳的?擺明要查出「吹哨者」,可能造成學生的心理陰影。

對於後續處理,家長普遍呼籲,如果真的想調查整起事件,應該請教育處心衛中心,甚至跨校調動輔導老師協助進行專業評估,而非由學校自行調查,以保障學生隱私與心理安全,避免再度傷害。

校方表示,這是學校性平調查的程序,一切遵照法定規定辦理,由外聘的調查小組進行調查。

金城國中不雅考卷爭議持續延燒,有家長爆出校方昨天發出針對九年級健康段考試題事件參與調查意願統計表,感覺在調查學生。記者蔡家蓁/翻攝
金城國中不雅考卷爭議持續延燒,有家長爆出校方昨天發出針對九年級健康段考試題事件參與調查意願統計表,感覺在調查學生。記者蔡家蓁/翻攝

試卷 金城國中 金門

延伸閱讀

114會考/近3年來最具鑑別度考題!專家估錄取分數下修 建中34.6、北一女33.8

114會考英文/首次出現「英國政治諷刺漫畫」師評難易適中 垃圾車音樂入英聽考題

114會考自然/圖表題多…考題有陷阱 考生:差點被騙失分

114會考社會/冰山、幣匯及俄烏相關入題 考生認為考題刁鑽偏難

相關新聞

大學性平會 1人負擔8千學生

性平法實施將邁入第廿一年,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針對大學性平課程開設、性平會組成和量能進行調查,發現校園性平會的遴選標準、...

立委伍麗華:學校午餐用部落小米 找回民族味覺兼顧產業發展

民進黨籍立委伍麗華提出國產部落小米進入學校營養午餐,預計9月全國上路,5月先於屏東縣及北北基共29所學校試辦;希望找回民...

感謝同仁!教長鄭英耀上任一年 曝將推動「終身學習券」

520將至,教育部長鄭英耀在教育部任滿一年,他在今日寄出教育部內部信件,提及一年來推動的大學AI聯盟、3+2新五專、青年...

獨/金城國中翁師過往不雅考題再曝光 家長怒轟校方「放任成災」

金城國中期末考出現大量不雅題目風波持續延燒。今天有家長進一步揭露翁姓教師過去的考卷與出題紀錄,指出早在數年前,翁師就曾在...

全台大學就業出路十大口碑榜 今年2所私校上榜

又到了高中生選擇大學校系的季節,除了興趣和成績外,未來出路更是需要考量的一大重點。一起來看看全臺大學的就業出路聲量排和及「品牌力」指標!

中等類科學士後教育學分班開跑 科技、自然、表藝專長可報名

為充裕中等學校自然領域、科技領域及表演藝術等師資,教育部114學年度正式開辦「中等類科學士後教育學分班」,班別涵括資訊科...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