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網羅退役檢調高層當董監 易沛科技洗錢10億元 總座遭聲押

訪新竹文化設施 李遠:文化基地千件申請呈文化百味

大山北月團隊於2014年進駐廢校多年的新竹縣豐鄉國小,重新活化閒置空間,文化部長李遠(左3)拜訪大山北月園區,由創辦人莊凱詠(右1)導覽。圖/文化部提供
大山北月團隊於2014年進駐廢校多年的新竹縣豐鄉國小,重新活化閒置空間,文化部長李遠(左3)拜訪大山北月園區,由創辦人莊凱詠(右1)導覽。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李遠今展開地方文化設施參訪行程,分別到訪新竹縣橫山鄉「大山北月」團隊經營的柑橘博物館,以及新竹市「見域工作室」經營的見域青草座。李遠表示,百大文化基地自去年12月展開徵件,至今年1月15日為止,已收到上千件申請案,各種類別的候選案,如同今日訪視的兩個文化設施,呈現出台灣的文化百味。

李遠表示,百大文化基地最原始的規劃即是透過資源整合,呈現近年政府及民間累積的各項成果。因此,即使面臨今年文化部預算被刪凍,除了與各部會資源整合在現階段成為更重要的工作,面對上千件民間自主的申請案,百大文化基地工作還是會想盡辦法繼續往前走。

李遠今日的參訪行程首站抵達以廢棄學校豐鄉國小活化,去年獲得第二屆社區營造青年行動獎的「大山北月」。「大山北月」還原有教室、黑板、課桌椅的國小場景,希望帶大家找回小時候最單純、勇敢的自己。創辦人莊凱詠說,文化往往面臨不易傳達的困境,所以他以「食物」作為觸媒,在貢丸、米粉外,持續發展新竹各地的特產,例如峨眉的東方美人、橫山的窯烤麵包、竹東的客家麻糬、北埔的養生擂茶等,成為餐廳特色;更在夏季限定,以關西的手工仙草結合冰淇淋、沙拉、涼麵,成為台灣絕無僅有的「仙草冷麵」。

文化部表示,百大文化基地共邀請19位涵括社區營造或地方創生、古蹟聚落或文化路徑、文創聚落或工藝、視覺藝術或表演藝術、獨立書店或出版社、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影視等7大領域專家,以及文化部2位代表共同組成評審團。評審團已於1月中完成評審共識座談,將於接下來展開票選及決選作業,預計於5月辦理百大文化基地發表會。

見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吳君薇(右2)帶領文化部長李遠(右1)走訪新竹中央商場,導覽城隍廟與商家共生的故事。圖/文化部提供
見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吳君薇(右2)帶領文化部長李遠(右1)走訪新竹中央商場,導覽城隍廟與商家共生的故事。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李遠參觀新竹市「見域工作室」,該工作室以柿餅、貢丸湯、花磚、烏魚子等新竹元素,設計出具特色的文創商品。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長李遠參觀新竹市「見域工作室」,該工作室以柿餅、貢丸湯、花磚、烏魚子等新竹元素,設計出具特色的文創商品。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 新竹 李遠

延伸閱讀

台北國際書展人權館不缺席 主視覺獬豸象徵勇氣

台北國際書展29國參與 賴總統:投資自己穩賺不賠

作家、講者與讀者 文化部長李遠推國際書展

影/呼籲宣傳台北國際書展 文化部長李遠:預算遭刪要大家幫忙

相關新聞

台東某國中生疑虐貓還拍片PO網 鄉民罵爆校方道歉了

台東疑傳出國中生虐貓事件,過程還拍下PO上網,引起風波,隨後國中生將貼文刪除。校方也發聲明道歉表示,已開危機處理小組會議...

台中國小資優鑑定首日網站當機!家長跳腳 教育局說話了

台中市國小資賦優異學生鑑定今起線上報名,沒想到報名系統大當機,家長憂心報不上,急跳腳。教育局說,因使用人數過多,廠商緊急...

新學期新氣象 新北金山高中門面翻新期許創佳績

金山高中新學期迎來新氣象,煥然一新的大門口啟用,在眾多嘉賓的參與下,大家一起拉開彩球,為新的校門進行啟用典禮,而承諾要為金山高中學子換新教學設備的市議員周雅玲也到場共襄盛舉,期待從門面開始,一步步為孩子打造舒適、優質的校園環境,讓學生獲得知識更有效率。

開學日新氣象 新北淡水育英國小運動場整新啟用

位在新北市淡水區育英國小,過去幾年因位置比較靠近淡海新市鎮,因此有部份學期都成為額滿學校,而在昨天的開學日,全校師生開心迎接全新的運動場設施能夠啟用,過去因為操場老舊破損,在去年進行重新整理,經過立委洪孟楷、議員陳偉杰協助爭取,今年初完成整修,讓學生在新的學期開學當天,就有安全舒適的運動場可以使用。

新北平溪十分國小慶元宵 走出校園展現學習成果

十分國小於今(12)日元宵節,結合在地天燈節慶舉辦「十分慶歡日,醒獅鬧元宵」慶祝活動,成軍超過20年的十分國小醒獅團到老街上踩街祈福,學校也結合校訂ACE+課程,進行天燈再生紙體驗、煤礦文化以及基隆河生態探索介紹,並在校門口進行手工無毒環保肥皂義賣,藉此籌措圓夢基金,活動精彩萬分。

訪新竹文化設施 李遠:文化基地千件申請呈文化百味

文化部長李遠今展開地方文化設施參訪行程,分別到訪新竹縣橫山鄉「大山北月」團隊經營的柑橘博物館,以及新竹市「見域工作室」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