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新竹文化設施 李遠:文化基地千件申請呈文化百味
![大山北月團隊於2014年進駐廢校多年的新竹縣豐鄉國小,重新活化閒置空間,文化部長李遠(左3)拜訪大山北月園區,由創辦人莊凱詠(右1)導覽。圖/文化部提供 大山北月團隊於2014年進駐廢校多年的新竹縣豐鄉國小,重新活化閒置空間,文化部長李遠(左3)拜訪大山北月園區,由創辦人莊凱詠(右1)導覽。圖/文化部提供](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2/12/realtime/31483014.jpg&x=0&y=0&sw=0&sh=0&sl=W&fw=800&exp=3600&w=930)
文化部長李遠今展開地方文化設施參訪行程,分別到訪新竹縣橫山鄉「大山北月」團隊經營的柑橘博物館,以及新竹市「見域工作室」經營的見域青草座。李遠表示,百大文化基地自去年12月展開徵件,至今年1月15日為止,已收到上千件申請案,各種類別的候選案,如同今日訪視的兩個文化設施,呈現出台灣的文化百味。
李遠表示,百大文化基地最原始的規劃即是透過資源整合,呈現近年政府及民間累積的各項成果。因此,即使面臨今年文化部預算被刪凍,除了與各部會資源整合在現階段成為更重要的工作,面對上千件民間自主的申請案,百大文化基地工作還是會想盡辦法繼續往前走。
李遠今日的參訪行程首站抵達以廢棄學校豐鄉國小活化,去年獲得第二屆社區營造青年行動獎的「大山北月」。「大山北月」還原有教室、黑板、課桌椅的國小場景,希望帶大家找回小時候最單純、勇敢的自己。創辦人莊凱詠說,文化往往面臨不易傳達的困境,所以他以「食物」作為觸媒,在貢丸、米粉外,持續發展新竹各地的特產,例如峨眉的東方美人、橫山的窯烤麵包、竹東的客家麻糬、北埔的養生擂茶等,成為餐廳特色;更在夏季限定,以關西的手工仙草結合冰淇淋、沙拉、涼麵,成為台灣絕無僅有的「仙草冷麵」。
文化部表示,百大文化基地共邀請19位涵括社區營造或地方創生、古蹟聚落或文化路徑、文創聚落或工藝、視覺藝術或表演藝術、獨立書店或出版社、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影視等7大領域專家,以及文化部2位代表共同組成評審團。評審團已於1月中完成評審共識座談,將於接下來展開票選及決選作業,預計於5月辦理百大文化基地發表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