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敲敲打打、穿針引線 手作迷你鞋鑰匙圈充滿成就感

基隆市二信高中圖書館小太陽成長社和建德國中,今天合辦「傳承創新愛基隆」親子鞋作體驗課程,參加親子一起做出克拉克迷你鞋鑰匙圈。圖/二信高中圖書館提供
基隆市二信高中圖書館小太陽成長社和建德國中,今天合辦「傳承創新愛基隆」親子鞋作體驗課程,參加親子一起做出克拉克迷你鞋鑰匙圈。圖/二信高中圖書館提供

基隆市二信高中圖書館小太陽成長社和建德國中,今天合辦「傳承創新愛基隆」親子鞋作體驗課程,參加的親子在「凡人與路」工作室人員指導下,體驗製鞋工法,做出克拉克迷你鞋鑰匙圈,親子共學,場面溫馨。

「親子鞋作」課程由二信高中高職優質化計畫經費支應,40名學員免費參加,校方希望結合基隆在地藝術產業,並透過服務學習的方式,推動社區與校園間的藝文產學共好。

凡人與路工作室創辦人宋之凡及母親陳佳吟,今天指導參加的親子,在工作台上敲敲打打、穿針引線,共同完成迷你鞋鑰匙圈,並將作品上傳「投資孩子孩子創造力」的LINE群組,彼此分享親子共學成果。

二信高中表示,今天的活動不僅是手作體驗,更是一個親子間互動與學習的機會。透過親子協作,孩子們在自發、互動、共好的過程中,完成了屬於自己獨特的迷你鞋鑰匙圈作品,並將這精美的作品帶回家珍藏。

二信小太陽成長社的學生擔任志工,透過與基隆在地藝術產業的結合,培養學生的服務學習態度與團隊合作精神。學生透過服務他人的過程,提升知善、樂善、行善的品德素養,並做為撰寫學習單的題材,把這次學習經歷,紀錄在服務學習歷程檔案中。

二信高中圖書館主任宋吉清說,推廣鞋作體驗活動的主軸是「傳承創新愛基隆」,期望透過課程,讓學生不僅能學習到技術,更能傳承基隆在地的傳統藝術文化。參加活動的親子和志工,不僅體驗手作樂趣,更深化了「傳承真愛、共好同行」理念,共同支持傳承基隆的在地產業與文化特色。

基隆市二信高中圖書館小太陽成長社和建德國中,今天合辦「傳承創新愛基隆」親子鞋作體驗課程,參加親子一起做出克拉克迷你鞋鑰匙圈。圖/二信高中圖書館提供
基隆市二信高中圖書館小太陽成長社和建德國中,今天合辦「傳承創新愛基隆」親子鞋作體驗課程,參加親子一起做出克拉克迷你鞋鑰匙圈。圖/二信高中圖書館提供
基隆市二信高中圖書館小太陽成長社和建德國中,今天合辦「傳承創新愛基隆」親子鞋作體驗課程,參加親子一起做出克拉克迷你鞋鑰匙圈。圖/二信高中圖書館提供
基隆市二信高中圖書館小太陽成長社和建德國中,今天合辦「傳承創新愛基隆」親子鞋作體驗課程,參加親子一起做出克拉克迷你鞋鑰匙圈。圖/二信高中圖書館提供
基隆市二信高中圖書館小太陽成長社和建德國中,今天合辦「傳承創新愛基隆」親子鞋作體驗課程,參加親子一起做出克拉克迷你鞋鑰匙圈。圖/二信高中圖書館提供
基隆市二信高中圖書館小太陽成長社和建德國中,今天合辦「傳承創新愛基隆」親子鞋作體驗課程,參加親子一起做出克拉克迷你鞋鑰匙圈。圖/二信高中圖書館提供

圖書館 基隆 親子 鑰匙

延伸閱讀

基隆快閃活動高架橋下空間成遊樂場 洋溢兒童歡笑聲

找到了!基隆透明塑膠包全身禦寒躺騎樓 她回現場是女性

基隆「鈴聽雨」裝置藝術點燈 5千學生創作超壯觀雨風鈴

嚇人!透明塑膠全身包緊 基隆下雨又冷街友這招禦寒

相關新聞

羨慕!生生喝鮮乳 18.4萬童受惠蔣萬安曝1條件評估擴國中

北市長蔣萬安推動「生生喝鮮奶」今與六大通路政策說明會。由於有網友喊「羨慕台北人」,還有家長希望擴及國高中,蔣萬安今被問及...

師生比高、校長也得四處籌錢 從南韓、越南看台灣菁英教育困境

以前台灣的教育成果傲視亞洲,豈知近年來,不僅韓國重點扶植20所科學高中,連越南的私立中學也全力發展教育...

國三聽障鋼琴少女黃湘詞勇敢追夢 獲頒嘉義優秀青年

嘉義國中三年級學生黃湘詞罹患重度聽障,嘈雜世界對她而言安靜無聲,需要戴上助聽器才能打破寂靜,但她憑藉意志力,從小學習鋼琴...

台南建興國中21人考上科學班 占榜南一中三分之二

台南一中科學班招生考試放榜 建興國中有20名學生考取,另有1名學生台中一中科學班,錄取率為各國中之冠。南一中科學班僅有3...

留美資訊碩士偏鄉任教十餘載 用行動拓展孩子的視野

學生數僅有10餘人的台南市南化區玉山國小,老師徐子蔚呼應學校打造一所向大自然學習的溫馨校園願景,致力環境、山野、童軍等戶...

學生美術比賽優勝作品基隆展出 謝國樑和3得獎學生交流

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優勝作品今天起至13日,在基隆市美術館301展間展出,市府安排3名得獎學生在開幕活動,分享創作心得。市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