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小朋友植下台灣原生樹種 李遠曝國家兒童未來館進度

為了讓兒童一起參與國家兒童未來館籌建過程,文化部在童節假期第一天舉辦「尋夢之森-國家兒童未來館兒童植樹活動」。文化部長李遠除了與孩子們一起種下台灣原生樹種,也再度化身為小野爺爺,以說故事的方式,帶著大小朋友一起進入兒未館的希望之旅,更曝兒未館的願景館即將於今夏誕生。
李遠說,今天種下的這些樹,也是要預告帶著許多人願望的「國家兒童未來館願景館」即將在今年夏天誕生,將在等待兒未館完成前的這幾年,帶著大家搶先「玩」。他會找更多機會到願景館跟小朋友說故事。
念生物系的李遠也和小朋友介紹,今天大家種的樹分別為台灣櫸、光臘樹與茄苳等3種不同的台灣原生樹種。而選擇3樹種種植,是因為同一個地方如果只種同種樹,其中只要有一株生病了,其他都會跟著生病,他機會教育,為了保護森林的樹種,種樹時要選擇不同的樹;而光臘樹是獨角仙主要棲息的樹種,相反的台灣櫸則是最害怕獨角仙。
李遠說,他與伊東豊雄對於兒未館的想像都是把大自然帶進建築,所以除了戶外大量的植栽,兒未館的頂樓也會種滿樹。今天所有小朋友種下的樹,除了可以讓大家看著樹長大,也共同參與及期待兒未館建築過程,甚至這些樹有可能未來會移進建築中,成為兒未館裡的一部分。
文化部說,今天活動設計3大體驗內容,讓孩子在「玩中學」、「動手做」實踐中,實際參與兒未館的成長。植樹活動中,可以學習基本的植樹方法,親手將小樹苗種入土中;攀樹體驗引導孩子以不同視角認識基地的自然環境,在專業攀樹師指導下,安全地學習攀爬樹木;土壤改良體驗則讓孩子們瞭解土壤結構與養分,學習土地與植物間的互動關係,進一步提升對自然生態的尊重。活動結束後,每位參與的小朋友也都帶回一棵台灣原生種小樹苗回家繼續照顧。
文化部表示,兒未館的建設依照進度持續推進,經過建築團隊的努力與多方意見彙整,已於今年初提出基本設計,將接續辦理細部設計及建照申請作業。考慮距離開館還有數年時間,李遠先前提出基地內規畫「願景館」想法,透過各種展示及工作坊活動,讓孩子們在這裡學習、創作,並與兒未館一起成長。願景館正在進行裝修作業中,即將於今年夏季正式啟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