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眾量級」母公司涉逃漏稅!家寧一家人全成被告 母怒:不要再拍了

陳澄波小行星誕生 臨時編號竟巧合暗藏228密碼

今年為陳澄波130週年誕辰,國立中央大學特將編號661666小行星命名為「陳澄波(Chenchengpo)」,今由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左)頒贈陳澄波小行星銘牌予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圖/文化部提供
今年為陳澄波130週年誕辰,國立中央大學特將編號661666小行星命名為「陳澄波(Chenchengpo)」,今由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左)頒贈陳澄波小行星銘牌予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圖/文化部提供

全球首顆以台灣現代美術先驅命名的「陳澄波」小行星,日前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正式通過並公告。今(21)日台博館鐵道部園區舉辦小行星頒贈典禮及微型展。文化部長李遠透露,此一小行星命名為為「陳澄波小行星661666號」,臨時編號為「2005EW228」,讓他覺得「一切都是命中註定」,希望這個小星星「能夠保佑台灣一路走到更好的地方」。

陳澄波是台灣美術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也是第一位作品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的台灣畫家,先後成立「赤島社」、「台陽美術協會」等重要美術團體,對台灣藝術文化的推動貢獻卓著。國立中央大學特將編號661666小行星命名為「陳澄波(Chenchengpo)」,以表彰其藝術成就與精神風範。今日的典禮上,中央大學副校長陳文逸頒贈陳澄波小行星銘牌予陳澄波長孫、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

小行星從發現到國際命名確認往往需時數年。陳澄波小行星於2007年8月6日由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林啟生及美國馬里蘭大學葉泉志博士共同發現,隨後由中研院院士、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葉永烜提議命名為「陳澄波」,最終於今年1月獲永久編號「661666」,並取得正式命名。葉永烜表示,陳澄波小行星大小約2.2公里,繞行太陽一圈4.63年(軌道週期),預估今年6月中旬最接近地球,但一般人如果想看「陳澄波小行星」,必須透過較大的望遠鏡攝影長時間曝光才能拍到。

今年適逢陳澄波誕辰130週年,台博館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共同策劃「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展出8件陳澄波原件畫作,與台博館的自然史典藏進行對話。台博館表示,開展迄今觀展人次已超過7萬人。台博館今日同時發表「走揣・咱的所在」特展的環景實境線上展,結合超高畫質影像,以及華、台、英3種語音導覽內容,讓大眾在線上也能接觸陳澄波所描繪的「咱的所在」。

●台博館鐵道部園區即日起至5月11日展出「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同場加映「陳澄波小行星微型展」。民眾憑台博館鐵道部園區門票票根,於明(2026)年3月1日前至台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觀看「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還可享免票優惠,活動詳情請上台博館官網查詢。

中央大學 鐵道 陳澄波

延伸閱讀

「硝化甘油給驚喜」中央大學生辦罷免簽署遭嗆 校方已報警

南美館「福爾摩沙時代」回顧台灣近代百年經典藝術與美術史

「台灣榮光」大阪世博行前巡迴展 在心之谷永續教育園區

祖母閣樓藏畫30年 陳立栢「裸捐」陳澄波畫作2千件

相關新聞

觀光署發文要求「勸阻」遊客赴陸? 業者曝影響程度

賴清德總統今年3月13日發表「五大國安統戰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談話,提及在兩岸交流上,要求相關單位提高國人赴陸旅遊風險...

10種常見行為 都可能是成人ADHD症狀

美國大約有1000萬名成人(全球超過3億6500萬人)罹患ADHD,由於成年人的症狀可能非常不同,常常造成診斷延誤甚至被忽略,對生活與健康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

天氣回暖不會中風?醫師搖頭當心「4主因」:不喝水小心血栓

天氣逐漸回暖,本週也將迎來今年最高溫。天氣變熱就不用擔心中風嗎?陽明教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搖頭,強調雖然溫度逐漸回升,但是現在早晚溫差劇烈,身體的調節機制容易失衡,還是存在中風風險!

成人最常見血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別忽略這4症狀

剛滿50歲的許先生熱愛運動,自認體力與身型均不輸年輕人,但年初卻常覺疲累,感冒發燒、骨骼疼痛,原以為是流感所致,但一次在...

健保署擬強制薪資待遇 基層醫療協會:政府先以身作則

衛福部健保署擬修「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要求醫院、診所醫事人員月投保薪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2倍及1....

明更熱!高溫飆37度 周三變天「全台有雨」最涼時間曝

明天會比今天更熱,局部地區高溫上看37度,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曾昭誠表示,明天各地晴到多雲,周三至下周一受到鋒面及東北季風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