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天氣回暖不會中風?醫師搖頭當心「4主因」:不喝水小心血栓

天氣逐漸回暖,本週也將迎來今年最高溫,不過天氣變熱就不用擔心中風嗎?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搖頭,強調雖然溫度逐漸回升,但是現在早晚溫差劇烈,身體的調節機制容易失衡,還是存在中風風險!
謝炳賢在臉書「守護家人的帶刀侍衛 謝炳賢醫師|宜蘭神經外科推薦 礁溪診所 陽明醫院 頸椎 腰椎 微創手術」發文提醒大家,邁入四月,雖然偶爾還是要穿外套,但天氣越來越暖,許多人也對「中風」卸下了戒心。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有四主因仍可能會導致中風。
一、氣溫變化大血管難適應
台灣春季因為晝夜溫差大,不少人白天熱到想開冷氣,晚上卻冷到想穿毛衣。謝炳賢提醒,同樣當血管處於忽冷忽熱的狀態下,容易導致過度收縮、擴張,使血壓波動劇烈,增加中風風險。
二、脫水與血液濃稠度上升
謝炳賢指出天氣炎熱時,人體比平時更容易流失水分,如果沒有及時補水,會讓血液變得更加黏稠,嚴重可能變成血栓,導致缺血性中風。特別是高齡長輩與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更容易受到影響。
三、血壓管理不當
謝炳賢提醒許多人發現氣溫回升後,就放鬆警惕,忽略監測血壓和規律服藥的重要性。事實上忘了高血壓仍然是中風的主要風險因素,即使氣溫變得再高再熱,也不能掉以輕心。
四、生活習慣影響
氣溫回暖,人們的戶外活動率提升,可能會攝取過多高鹽、高油食物或是飲酒過量,謝炳賢表示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中風的機率。
最後,提醒大家中風不分季節 ,全年都要注意。無論今天是什麼天氣,控制血壓、補充水分、健康飲食與良好的生活習慣,才是降低中風風險的關鍵!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