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女中的人權教育課 用「她和我的故事」觸動人心

台南女中、國教署人權教育資源中心與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今舉辦講座「她和我的故事—猶太大屠殺的記憶傳承」,邀請以色列大屠殺倖存者第三代後裔奧莉・瑟拉深情講述祖母在納粹時期的生命歷程。上百師生在傾聽故事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猶太大屠殺的歷史與人權教育的重要性。
奧莉是以色列「記憶傳承大使計畫」的重要推動者。該計畫正視倖存者逐漸凋零的現實,鼓勵第二代與第三代後裔承接見證者角色,傳承歷史記憶,讓這些真實經歷得以繼續發聲,觸動人心。
講座中,奧莉說著祖母耶胡蒂・畢克斯於二戰的生命經歷。1944年,耶胡蒂與家人被迫搭乘牲畜列車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自此與摯親永別,後又被轉送至勞改營,直到戰爭結束才倖存下來。奧莉自幼與祖母共同生活,情感深厚,此次她化身祖母本人,戲劇式敘述,讓歷史不只是被記錄,更被「活」出來。她還帶來祖母在勞改營中用食物換得布料線編織成的粉橘色毛線衣,學生透過毛衣的觸感,體會當時的艱困處境與心情。
講座後學生詹羽萌、林芷儀、王姿元、陳愷涵分別就從集中營倖存下來後重新適應社會時面臨的挑戰、倖存者的經歷如何影響當代對歷史的理解和認同、倖存者家屬是否迴避討論過去的暴行,還是願意公開對話?如果你的觀眾中有納粹後裔,你會如何處理等提問。奧莉誠懇地分享自己的經驗與觀點,令師生印象深刻。
以色列駐台代表游瑪雅說,「凡是曾親耳聽過大屠殺倖存者故事的人,都難以忘懷那段經歷。這些故事值得被記住,也提醒我們,大屠殺的教訓不只是過去的悲劇,它與今天、與此時此地的台灣都有深切關聯。」邀請台灣各界響應,攜手面對當代反猶太主義與偏見挑戰。
校長洪慶在表示 , 講座前安排3周的大屠殺歷史的培力課程,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先備知識。透過講座,不僅聆聽了一段家族的故事,也體會到歷史的重量與記憶的意義,學習到歷史教訓,並思考人權、正義與同理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這不只是一場敘事演講,更是一堂深刻的人權教育課。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