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會考/基北區免試入學率逾99% 新五專、併校助部分高中職分數增

專家指出,公立高中職幾乎滿招,落點也與先前預估狀況差不多,不過部分社區高中職與大學有合作或參與教育局「3+2新五專模式」政策,也成為不少學生首選,分數有增高趨勢。報系資料照片。
專家指出,公立高中職幾乎滿招,落點也與先前預估狀況差不多,不過部分社區高中職與大學有合作或參與教育局「3+2新五專模式」政策,也成為不少學生首選,分數有增高趨勢。報系資料照片。

高中免試入學放榜,基北區錄取率高達99.25%,專家分析此次選填志願多數考生都有填好填滿,公立高中職幾乎滿招,落點也與先前預估狀況差不多,不過部分社區高中職與大學有合作或參與教育局「3+2新五專模式」政策,也成為不少學生首選,分數有增高趨勢。

教育局表示,此次報名過基北區免試入學者共有2萬9203人,錄取2萬8985人錄取率達99.25%,特招考試分發入學錄取67人,選填前五志願即獲錄取者比率高達99.51%,未獲錄取者151人,佔總報名人數0.49%。

華興中學校長曾騰瀧分析,今年放榜情況來看,雖然報名考生比往年來得少,多數學生都有盡量將志願填好填滿,包含北北基公立高中職都滿招,僅有少部分新北、基隆較偏遠的高職有缺額,而私立高中職部分,除老牌名校外,多數仍有缺額。

曾騰瀧說,此次落點與當初預估差不多,頂尖高中、私中錄取分數約25分以上,一般北市社區高中分數最低也要13分左右,較為特別是部分高中有跟大學端合作例如目前正討論與北市大合併大理高中、參與教育局「3+2新五專模式」計畫的大安高工、士林高商等,填選志願人數增加,分數也比去年提高。

教育局也提醒,經免試入學分發錄取者,請至各錄取學校網站瞭解報到相關程序,於7月10日上午11時前依各錄取學校規定方式完成報到,逾期未報到者,視同放棄錄取,錄取報到後如欲報名參加後續其他入學管道招生,應於下周一下午2時前,填具「放棄錄取資格聲明書」,由學生或家長親自或委託他人至學校辦手續,未完成者,不得參加後續入學管道招生。

教育局也說,目前缺額數共計1萬5393人,高中等校將於8月辦理續招,參加基北區免試入學未獲錄取、未報到或報到後放棄錄取資格者,均得報名參加,學校名單,將於7月29日前公告於免試入學續招資訊網。

教育局也提醒,經免試入學分發錄取者,請至各錄取學校網站瞭解報到相關程序,於7月10日上午11時前依各錄取學校規定方式完成報到,逾期未報到者,視同放棄錄取,目前缺額數共計1萬5393人,高中等校將於8月辦理續招。圖/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也提醒,經免試入學分發錄取者,請至各錄取學校網站瞭解報到相關程序,於7月10日上午11時前依各錄取學校規定方式完成報到,逾期未報到者,視同放棄錄取,目前缺額數共計1萬5393人,高中等校將於8月辦理續招。圖/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 放榜 免試入學

延伸閱讀

高中職免試入學放榜 雲林15人未獲錄取、僅四校滿招

高中免試入學上午11時放榜 查詢方法看這裡

啟英高中遭控擅改大學志願序 桃市教育局揭調查結果

會考B++多益880分全校最高 基中生:每日戴耳機的堅持

相關新聞

114學年竹苗區高中免試入學放榜 竹苗僅4人未獲分發

114學年度竹苗區高中免試入學分發作業已完成,並在今天上午11點放榜,苗栗縣有2324人報名這次免試入學分發,全數上榜,...

新北瑞芳瑞濱國小與四校攜手 打造沉浸式數位建築課程

暑假期間,由瑞濱國小主辦,聯合瓜山、濂洞、鼻頭與九份國小,共同開展一項別具創意與教育深度的數位學習課程—「東北角勇者傳說AI營」,透過沉浸式遊戲體驗,讓五校學生化身小小建築師,打造屬於自己學校的虛擬模型,並設計「寶藏任務」,讓孩子在數位與實體世界中自由探索與學習。

蟲蹤大偵探暑期生態營 新北淡水區孩子開心接觸學習

為了要讓孩子在暑假期間有個充實且學習的假期,新北市議員陳偉杰日前邀請八里國中的老師來到淡水區新市國小舉辦一場蟲蹤大偵探:一起來蟲世界尋寶暑期營活動,現場不僅是教大家認識許多的爬蟲動物及演化過程,更特別將這些小小昆蟲來賓請出場,讓孩子近距離接觸。

竹苗區免試入學放榜 竹縣錄取率99.95%刷新紀錄

114學年竹苗區高中免試入學分發結果今天出爐,新竹縣學生報名本次免試入學分發共3797人,經統計3795人獲分發,錄取率...

免試入學今放榜最低錄取分數曝光 雄中30分29點、雄女28分30點 

高中免試入學今天放榜,雄中最低錄取分數30分29點,雄女為28分30點,皆比去年稍降。教育人士分析,今年考題素養題多,難...

教室在5樓 小四生下課「來不及玩」

新北近年持續優化校園遊戲環境,有家長嘆,3年級孩子教室被安排在5樓,無法在短短下課時間抵達遊戲場遊玩。民代指,新北有85...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