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他護士轉警察」原因惹人淚!北市警執勤被撞昏迷 母聲聲喚:兒趕快醒來

MLB/台南Josh完成大聯盟開球夢!教士險勝費城人

114分科地理/側重選修地理!圖表題多、中等難度試題增 師:有利文組生

影/賴欣儀、蘇翊捷勇敢面對病魔挑戰 苗栗縣長鍾東錦接見表揚

今年總統教育獎2名獲獎學生賴欣儀(右)、蘇翊捷(左)今天到縣府接受縣長鍾東錦頒獎表揚。記者胡蓬生/攝影
今年總統教育獎2名獲獎學生賴欣儀(右)、蘇翊捷(左)今天到縣府接受縣長鍾東錦頒獎表揚。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長鍾東錦今天在縣府接見表揚今年總統教育獎2名獲獎學生賴欣儀、蘇翊捷,兩人在成長的過程都面臨病魔的肆虐,但她們憑藉堅強的意志力與樂觀態度,在生命旅途中勇敢面對挑戰,不僅學業、品格與才藝都表現卓越,展現感動人心的生命力。

通霄烏眉國小學生蘇翊捷自幼罹患神經纖維瘤,整張臉都變形,但她未因此畏縮不前,勇敢地與病魔長期抗戰,並維持樂觀的心性,在音樂與創作領域都表現多元的才華。今天上午她由雙胞胎姊姊及母親等家人、老師、縣議員周玉滿陪同到縣府接受鍾縣長頒獎表揚。她的導師說,目前蘇翊捷每3個月要到醫院回診,以藥物抑制神經纖維瘤增生,希望未來醫學進步發展, 能有藥物有效治癒的她的病情。

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學生賴欣儀是苑裡人,出生3個月時到衛生所打預防針,醫護人員發現她左手、左腿無力,經鑑定確診罹患腦性麻痺,父親賴來燈每周3次帶她到大醫院早療及復健,連續7年終於讓她克服身障影響,上國小後肢體活動狀況已改善才停止早療,但她在學習上仍跟不上同學,直到上國中才逐漸追上同學的學習步伐。她說,知道自己先天條件不如他人,也一再告訴自己「要更努力」。

賴欣儀的身體和學習能力逐漸回歸正常,她長相十分亮麗,很難想像她曾是領有中度身障手冊多年的腦痲患者。

她的父親在造紙廠工作,母親是越南新住民,從小看著父母辛勤工作,也讓她下定決心努力學習,將來要讓父母以她為榮,前年她在亞洲技能賽拿到銀牌,去年赴澳洲參加技能邀請賽,在健康照顧職類比賽勇奪金牌,畢業後想先臨床工作一、二年,有機會再深造。

她的好友洪文儀目前在美國普渡大學就讀,兩人當年在台灣上進階英語班時認識,這次暑假回台灣,她也特別陪同來表揚會場,分享賴欣儀受獎的榮耀時刻。

苗栗縣政府今天辦理今年總統教育獎及「2025教育創新100」入選團隊三灣國小大坪分校的接見表揚活動。記者胡蓬生/攝影
苗栗縣政府今天辦理今年總統教育獎及「2025教育創新100」入選團隊三灣國小大坪分校的接見表揚活動。記者胡蓬生/攝影
今年總統教育獎2名獲獎學生賴欣儀(右)、蘇翊捷(左)今天到縣府接受縣長鍾東錦頒獎表揚。記者胡蓬生/攝影
今年總統教育獎2名獲獎學生賴欣儀(右)、蘇翊捷(左)今天到縣府接受縣長鍾東錦頒獎表揚。記者胡蓬生/攝影

父母

延伸閱讀

影/建臺高中集體報錯名 鍾東錦請命大考中心給學生補救機會

大學分科測驗建臺高中報錯名 學生投稿控訴斷送他們未來 求助賴總統

大學分科測驗建臺高中報錯名 鍾東錦:荒唐、且難以挽回的錯誤

苗栗市親子館工程今天「開箱」 鍾東錦鼓勵育兒 最快明年6月啟用

相關新聞

北投國中女壘隊食物中毒 月底將赴美比世界大賽

北投國中女子女球隊球員驚傳出食物中毒事件,共有8人就醫,校方證實表示,球員參與晚間課程有一起叫外賣,食用完畢後有出現身體...

教育部「人人有球借」政策挨轟 教團:教師不是全能義工

教育部昨天在全國局處長會議表示,將於2周內盤點全台逾3800所中小學球具,開放社區民眾於放學、假日到校運動借用。但此舉已...

嘉女首招30名特殊班男生報到引發反彈 校方:已通過校內法定程序

少子化,嘉義區高中競爭激烈,今年邁入建校104年的國立嘉義女中,首次招收30名特殊班男生前天報到,嘉女不改校名,有女學生...

18人就醫!北投國中女壘隊疑食物中毒 衛生局稽查業者、採樣送驗

北市北投國中女壘隊昨發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學生食用學校自煮午晚餐、外帶餐廳的餐點後,晚間包含1名立農國小學生共18人就醫...

影/賴欣儀、蘇翊捷勇敢面對病魔挑戰 苗栗縣長鍾東錦接見表揚

苗栗縣長鍾東錦今天在縣府接見表揚今年總統教育獎2名獲獎學生賴欣儀、蘇翊捷,兩人在成長的過程都面臨病魔的肆虐,但她們憑藉堅...

四校礦物桌遊結合沙坑尋寶 推動跨域科普教育

今(10)日,由海洋大學副教授謝忠恆團隊與嘉義大學教授李佩倫帶領的教學團隊,攜手在新北市黃金博物館共學館舉辦跨校共學活動,共計有九份、瓜山、鼻頭和濂洞國小四校學生參與,一同體驗礦物桌遊與沙坑尋寶遊戲。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引導孩童從遊戲中認識礦物知識與環境議題,現場歡笑聲不斷,讓知識學習變得既有趣又貼近生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